导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远古时的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传说他教人们播种五谷,是农业的始祖;又遍尝百草,发明了医药。1 神农尝百草
神农生活的时代大约在距今5000多年前。当时的人们生活条件很差,吃野草野果、喝生水,吃不饱,穿不暖,常常生病、中毒或是受伤。后来人们跟神农学会了种粮食,不用天天发愁挨饿了,可还是常常面临疾病的折磨。神农为此想了很多办法,如火烤、水浇、日晒、冷冻等等,虽然能使某些症状得到缓解,但效果还是不理想。
▲神农采药图。传说中,神农氏是中医药的发明者。
一天,神农无意中发现草木有酸甜苦辣咸等各种味道。他将带有苦味的草给咳嗽不止的人吃,那人的咳嗽立刻减轻不少;把带有酸味的草给肚子疼的人吃,那人的肚子就不疼了。于是神农决心尝遍所有植物,找出其中能治疗疾病的种类。这是十分辛苦的事,不仅要翻山越岭,还有生命危险。传说神农曾经在一天内中毒70次,最终他因为服了太多毒草,积毒太深而亡。
托名神农创作的《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其实神农所在的年代还没有文字,因此这本书不可能真是神农所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本经》为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的作品,是集体创作,并非出自某一人之手。
《本经》记载了365味中药,每味都按药名、性味、主治病证、生长环境等分别阐述。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它将药物按照性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其中上品120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中品120种,无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补虚扶弱,如百合、当归、龙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品125种,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本经》所述的药物主治大部分是正确的,如水银治疥疮、麻黄平喘、常山治疟、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瘤等,都确有实效,而且有一些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如用水银治皮肤疾病,要比阿拉伯和印度早500-800年。《本经》中记载的药物大多为临床常用药物,它阐述的很多用药的法则,至今仍在临床中使用。
2 伊尹制汤药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位宰相。伊尹辅佐商汤开创了商王朝,又辅佐商汤的儿子和孙子,为三朝功臣。他主持建造了商代都城偃师,规范了甲骨文,提出“咸有一德(以德治国)”、“任官唯贤材(任人唯才) ”等立国大计,被后世尊为贤相。
除此之外,伊尹在中医学中也有着相当的地位,史上有将黄帝、神农和伊尹并称为中医学“三圣人”的说法。
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汤液经法》,此书被认为是伊尹所撰。据说伊尹原本是一名厨师,他在长年做饭的实践中,发现将食物加水一起煮,这样食物中的营养易溶于水,人们吃了会觉得肠胃很舒适。进而伊尹发明了将药物与水一起加工制成汤药。实践证明,不论是植物药还是矿物药,经过水煮之后有效成分都易于溶解在汤里。汤药煮出来,虽然喝起来味道不好,但是治病效果很好。比如,感冒发烧的时候,喝下几碗热气腾腾的汤药,很快就能痊愈了。
▲伊尹画像
在今天看来,汤药的发明似乎很简单,但在古时,只有伊尹触类旁通,把加工食物的经验转而用来加工药物,使服药变得更方便、有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汤剂的出现在中国药物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服用方便,不仅减少了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提高了药物的功效,而且为生药转向熟药、单味药转向复味药提供了条件,拓宽了用药的领域,加速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文化——医药》
学习中药
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