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484期《法治周末》15版 作者:蒋海松
资料图 图/网络
专栏上一期提及太宗入冥府之后因“玄武门之变”遭逢地狱审判。“冥府审判”这一现象对古代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甚至影响着当时人们的道德观与法治观。
《西游记》描述太宗魂游地府,“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太宗先后经历了森罗殿、幽冥背阴山、一十八层地狱、奈河桥等。地狱里都是催命的判官、追魂的太尉之类。
在幽冥背阴山,太宗所见是“耳畔不闻兽鸟噪,眼前惟见鬼妖行。阴风飒飒,黑雾漫漫……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岸前皆魍魉,岭下尽神魔”,极尽恐怖之状。尽管有崔判官的保护,太宗仍然被吓得战战兢兢。当然最惊悚的是经过吊筋狱、幽枉狱、火坑狱等十八层地狱之时,其中都是上刀山下油锅、剥皮抽筋的残酷刑罚。“太宗心又惊惶,点头暗叹,默默悲伤。”
这里涉及了诸多地狱文化,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比较流行的冥界观念。冥府审判之类的当然是迷信,多有其负面意义,但抛开因果报应的外壳和神鬼迷信的糟粕,其对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树立还是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世人因为害怕地狱审判,便会发扬善德、遏制恶行、遵纪守法,这也是嘉善矜恶的教化之道。在法治尚不完善的古代社会,这一套理论其实发挥了较为现实的治理作用。
在佛教冥府观念传入之前,我国很早就有了天谴天罚一类的观念。《山海经》中即有鬼国的记载,《尚书》讲“天道福善而祸淫”;《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都是善有善报一类的说教。墨子在《明鬼》中也有专门讲述鬼神惩恶罚暴的内容。
总体来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提出“未知生焉知死”,早期虽然提到天谴天罚,但对人死后的世界甚少专门关注。汉代以前只有模糊的冥界观念,比如,人死之后要去“黄泉”,《楚辞·招魂》中也提到所谓的“幽都”,但均语焉不详。
汉代之后,佛教传入。佛教提倡因果轮回,对地狱与地狱审判给予了系统的说法。《地藏经》中提到地狱在铁围山内,有无量地狱,地藏菩萨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其中刑罚最残酷的地狱有十八个,就是十八层地狱的由来。做了坏事,一定要到地狱接受惩罚。按照六朝的佛教典籍,冥界的地狱都由特定的冥官(如阎罗王、秦广王等)使用“业镜”来鉴别其在人世间善恶,然后根据其善恶业报判到不同的地方。佛教入东土以后也有本土化的过程,此后国人的地狱观念,是佛道教相互交融的产物,佛教的地狱说与民间道教酆都地狱说交汇在一起。《西游记》这种民间小说便是其中的典型。
《西游记》中,判官介绍了“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唐王听说,点头叹曰:“善哉真善哉,作善果无灾……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这是典型的对于罪恶的鞭挞和对于善德的嘉奖的价值标准。从法律意义而言,此标准展现了人们对于公平正义最朴素的追求。天地之间有杆秤,若有不公,现世没报,到了阴间还是得遭报应。这也是一种法治公平的折射。
《西游记》中,唐太宗魂游地府后即将还生之时,崔判官告诫太宗:“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这还将惩罚公正直接关联于江山治乱,认为阴间没有鬼魂喊冤,善恶奖惩公平,阳间才有太平盛世。这也是古代法律观念一种有趣的折射。
果然,唐太宗还魂后,开始了一系列的“善举”,既有办水陆大会、选唐僧取经、刘全进瓜等宗教行为,更有意思的是,《西游记》还将这些善德与太宗一系列的法律善举勾连起来。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描述太宗还魂后,“传旨赦天下罪人,又查狱中重犯。时有审官将刑部绞斩罪人,查有四百余名呈上。太宗放赦回家,拜辞父母兄弟,托产与亲戚子侄,明年今日赴曹,仍领应得之罪。众犯谢恩而退。又出恤孤榜文,又查宫中老幼彩女共有三千人,出旨配军”。这可以说是太宗最伟大的几项善政。
唐太宗曾将400余名死囚犯人释放回家与亲人团聚,约定来年如期回到监狱伏法受刑,后来囚犯们皆感其仁德,无一逃跑,按约归来,太宗也深受感动,干脆宣布赦免他们。白居易《七德舞》歌颂道:“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西游记》这一回韵文中还一字不差地转引了这两句诗。太宗纵囚虽然也有争议,如欧阳修便认为其只是“逆情干誉”、沽名钓誉而已,但历史上更多评价认为这体现了仁德仁慈的英明壮举。早在贞观元年,唐太宗就曾言“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贞观律》也较好体现了宽仁慎刑的精神。这是古代法制史上“德主刑辅”最重要的现实素材之一。善政是比个人善德更伟大之举。
《西游记》作者希望通过冥府审判达到扬善抑恶的效果,这种太平盛世、法治清明更是其希冀。上期专栏侧重分析了“太宗入冥”故事后玄武门之变的血腥。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纵算之前是*戮,太宗也有幡然悔悟、改过从善的转变,而《西游记》将这一转折点确定为受到了冥府审判的影响,其中自有深意存焉。天理昭昭,善恶之道,焉能不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