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天净沙·秋思》号称“秋思之祖”,王国维盛赞其“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在这首曲子诞生的稍早之前,马致远的一位前辈白朴,也曾写过类似题材的作品。二者前半部分风格非常相似,名字也只差一个“思”,白朴的作品就是《天净沙·秋》。
不过,《天净沙·秋思》的主题是“悲秋”,而《天净沙·秋》的主题是“秋景”。未知马致远在创作时,是否曾受到白朴此曲的“启迪”。
一、《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译:
在秋天的黄昏,路过一片树林子。看到枯藤缠绕着树干,树梢头停着几只乌鸦。远方是一派小桥流水,炊烟袅袅的景象。眼看着夕阳西下,古道上的游子,仍然孤零零地骑着一匹羸弱的老马,不能归家。
马致远的这一首散曲,通过名词铺排连用,用极简省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令人伤感的秋景图。从《楚辞》开始,“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自带一种“悲凉”的意境。
而且时间正是黄昏,枯死的藤木,树梢的乌鸦,都带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觉。同时,在另一边却有着小桥流水的田园美景。关键是那一边有人家,可能还有炊烟。
日落的黄昏,正是倦鸟归巢、农人归家的时刻,诗中游子却回不了家。他骑着一匹瘦马,在古道上踽踽而行。
长路漫漫,青山依旧。小桥流水后面有家可归的人们,也许永远不会懂得游子羁旅之苦。没有人知道他的方向是哪里,他的目的地在何方。
他是不是遭遇到了什么不幸,才一个人孤身在外流浪呢?这些作者都没有去说。却可以勾起听众无限的联想。
初学写作的人,往往因为不能把文章的篇幅拉长而苦恼,其实创作最高级的技巧,并不是往里面“灌水”添加字数,而是做“减法”。尽可能地用“不说”,去达到“什么都说”的效果。
枯藤、老树、乌鸦这些意象是由中国古诗固定下来的,流传度非常广。这类自带“意象”的词汇是有一个“符号记忆库”,一直存在中国人的脑子里。
作者要做的是平时注意观察、收集,到了合适的时候将它们放出来,就能一字顶一万字,用几个简单名词让读者自动“脑补”成一篇优美的文章。
除了炼词成功,《秋思》的成功也和结构有关。一共五句,就像是三幕戏。第一句是第一幕,孤客旅荒郊,这种情绪是“下降”的。
第二句是第二幕,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等于眼前“柳暗花明又一村”。落日时分,正是归家的时刻。这时候见到“人家”,情绪应该是“上升”的。
前两句的景象是截然相反,然后第三句又和第二句形成反差。说明主角是一个天涯孤客,即使有“人家”也与他无关。反而在他思家的时刻,让他面对“不能归家”的残酷,戏剧效果就出来了。
假如说,曲子第一句,荒野的景象已经让人心中有些孤寂感,到了第三句时,已经是巨大的落寞与悲凉了,已经到达了故事的高潮。
但是,这还不算完。因为马致远还要将这个高潮延宕下去,于是他在第四句就来了一个“夕阳西下”。
夕阳本是游子的“引路人”。夕阳西下,从美学角度上来说是“残阳如血”,代表着好景不长,美得让人悚目心惊。从现实的意义上来说,黑暗马上降临,游子必须面对露宿荒野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