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饭店》是特瑞·乔治导演的一部战争片,曾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等三项提名。很多媒体冠之以“非洲版辛德勒的名单”称号。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基本还原了当时的历史情况:卢旺达有两个部族,一个胡图族,一个图西族。1994年,卢旺达总统胡图族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乘坐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落,总统罹难。由此引发了胡图族对图西族的大屠*。卢旺达饭店的保罗用一己之力保护了一千多个图西族人。
这部影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表现了惨烈的卢旺达大屠*,但同时以隐晦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西方的霸权主义。下面分别分析三类人的形象,看在这部影片中,西方的话语霸权主义是如何体现的。
1、西方人眼中的卢旺达人形象
“他者”是后殖民理论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之一,在西方后殖民理论中,所谓的“他者”,就是指殖民地的人民。“他者”和“自我”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而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
在电影《卢旺达饭店》里,影片一开头便是极具鼓动性的电台广播,随后是一个转场,镜头摇到了人声嘈杂、混乱无序的基加利街头,蝼蚁一般的人群,带枪的政府警察,给人杂乱无章的印象。街头上的黑人大多是慵懒散漫、无所事事,甚至吊儿郎当的“他者”形象。胡图族上街游行示威时,游行队伍中甚至有小孩子。这足以证明这场屠*愚昧、充斥着原始的暴力冲动、毫无理性可言。镜头对游行队伍中小孩的捕捉,正想说明这一点。
保罗与拍下暴行的记者交谈,保罗认为“这是我们有机会让人干涉的唯一办法”,而那位记者则说,人们看到这些录像,可能会说,“奥,这太恐怖了”然后便继续享用他们的晚餐。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些正在饱受苦难屠*的卢旺达人或许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他们是边缘化的“他者”。
当得知西方武装部队不会来干涉这场暴乱,维和部队的上校赌气地对保罗说:“你很卑鄙,我们觉得你很卑鄙。”保罗问;“谁是我们?”“西方,西方列强,你所信仰的一切。他们都认为你很卑鄙,丑陋,无用。”
即使保罗是聪明的、绅士的,一切与那些文明的白人没什么差别,但是他也被作为“他者”被排斥在外,因为他出生在落后的愚昧的非洲,对于西方人来说,卢旺达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一张选票。
在这场*戮中,胡图族部族民兵甚至也*妇女儿童,他们在湖边*戮了一整条街的尸体,甚至胡图族在广播中说“在图西族下流女人死之前建议大家尝尝她们的味道”,这完全是一场凶残的、原始的、没有原则可言的无差别大屠*。而在这场大屠*中,我们也看不到图西族人的反抗,他们只会逃避或者温驯地被*戮,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西方人身上,将其看做“救世主”。正如维和部队上校所言,他们无用、自私、胆小、懦弱,完全是西方人眼中不值得被拯救的“他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