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诺奖颁奖仪式上,讲了自己小时候与毌亲因捡麦穗被打的故事,决不是为了表达一己之私和个人恩怨,而是一个重大的"人性"问题,社会问题。
中外文学史上反映"捡麦穗"的内容共有两个。一个在《诗经》上,一个在《圣经》上,再加上莫言的故事共有三个。三个故事都是讲的"人性"的问题,都是人类共同的,关于同情,怜悯,仁德,仁爱的共同的价值观。
第一个关于"捡麦穗"的故事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的《诗经》《秦风:大田》上。因为它表现的思想与孔子所主张的"仁德,仁爱"不谋而合,所以,孔子把它编入了《诗经》。
原文节录: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積。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译文:
田里的庄稼长得茂盛,雨水及时从天而降。公田得到滋润,私田也享受甘霖。那里有未熟的青穗,这里还有未割的田边。那里遗留一束麦穗,这里掉下一些颗粒,让那些贫困的人们和寡妇们去拾取吧。
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是"人性"的问题,富人们不要把麦子割完拾净,要留下一些田头地边,要主动遗下一些麦穗,让穷人既得到保命,又保留了做人的尊严。仁德,仁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自古都有提倡。富人要对贫穷,贫困之人有怜悯之心。富人有吃有喝,也要分给穷人一口吃的,那些,对于富人只是九牛一毛,对于穷人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另一个《捡麦穗的人》的故事是法画家…的作品,出自《圣经》,曾见于小学课本,可见它的社会意义。与《诗经》所表现的主题完全相同。
这幅油画所表现的主题,依然是劝勉人类要对同类怜悯,仁爱,富人要主动让出一些利益给予穷困之人。(我在以前曾写过一篇文章),不再重复。
不过,《圣经》要比《诗经》睌了两千多年,它的故事有抄袭《诗经》之嫌。
《诗经》和《圣经》的故事不谋而合,有共同的人类价值观。
可以肯定,莫言在领奖之前读过《诗经:大田》和《圣经》上的故事,并对其主旨有深刻地领悟。
网上对莫言及其母亲是"捡"还是"偷",是"该打"还是"不该打"的争论,已经很长时间了。不过,我个人认为都是浮于表面,没抓住根本,是毫无意义的。
莫言作为一个资深的,对社会,对人类有独立思考,独立见解的作家,他所讲的《拾麦穗的故事》,绝不仅仅是表达个人的恩怨和对母亲的赞美,他应有深层次的表述。莫言在各大学演讲时也曾坦言,他的作品写的是人性。
莫言与母亲捡麦穗的故事,是真的还是他编的已无从考证,但是,他的创作灵感来自《诗经》或《圣经》是无疑的。
关于三个《拾麦穗的故事》,您是如何理解的呢?
声明,我不是莫粉,对于他的作品会一分为二的客观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