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魅力就是诗人用他们的视角将所见所闻通过笔下雄浑有力、神奇无比的笔触生动深刻地介绍给我们,不同的诗人、不同的风景中所透露出的感情与哲理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位诗人在自己的不同时期对于相似的情景,心中的所感与所想也是有很大差别。
上一期小赫赫与大家分享了一篇来自“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的诗,他与刘禹锡等众多诗人具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与他的师傅苏轼也在亦师亦友间分享着彼此的人生故事。
对于自然风景的描写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寄景抒情题材,而这其中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经典作品,比如苏轼在游览西湖时就发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感慨,在杜甫的诗中更多见的是旷阔与豁达的自然意象: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而李白则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品鉴融入到眼中的大好河山之中,他的作品充满了想象以及浪漫主义色彩,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般的瀑布,以及“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般的道路艰难。
当李白在游览洞庭湖时会以怎样的方式去描绘眼前的美景呢?小赫赫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首李白描写洞庭美景的作品——《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这首诗将洞庭湖描绘得令人神往,甚至超越了其好友孟浩然的那千古绝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而写出了水天一色的美景,让我们心生向往。
李白的《游洞庭湖五首》是他在游览洞庭湖之后所写的一首组诗,其中一共有五首,今天我们所赏析的是第二首。
平淡的开头,突然地想象
李白在首句中就将自己游览洞庭湖的时节以及他对于洞庭湖的整体印象描绘了出来。南湖秋水夜无烟 :当我来到洞庭湖当中的南湖时,秋天已经早我一步先到了,在晚上时分泛舟其上,欣赏着湖水的浩渺烟波以及如画的澄澈气象。水面上秋风徐来,波光粼粼,秋风过后水面平静至极,就像一面镜子,上面也没有烟雾的笼罩。
开头时如此的平淡无奇,看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是这句话极具表现力与想象的张力,月夜泛舟波澜不惊的景象与意味,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不会有这样切身的体验。李白在第一句中虽然没有进行刻意地雕琢,但是这样一幅唯美的洞庭美景就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接下来的一句更是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耐可乘流直上天”,在烟雾笼罩下的湖水好像身处仙界,我甚至可以乘着这烟雾直达天庭,到真正的天上仙界去畅游一下。
绝美的意境,如醉的画卷
这样的朦胧美景能上天遨游一番岂不是美哉!但是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在船里欣赏着洞庭夜景吧!细看之下,简直美翻了,今夜无风夜无眠,我就趁着这皎洁如玉的月光好好享受一下这惬意的时刻,在这个美丽的夜晚,如果可以到那远处的白云边上买醉才算是不辜负这美好的景色好啊!
结尾两句,李白在开头想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洞庭的夜色与皎洁的月色融合在一起,甚至还想着架舟到“白云边”区喝得酩酊大醉,“白云边”“买酒”多么浪漫绝妙的想象与图景啊!
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通篇运用了夸张以及大胆的想象,比之前的登楼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读后令人觉得神往无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纵观整个唐诗的发展过程,有很多诗人模仿李白这样的描写手法去写景抒情,但是都没能超越他,也没人再次写出这如此奇瑰、俊逸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