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妈咪
在家无聊的时候,找到一件事情来做,其实是一件幸福的事。
昨天下午和福林爸爸带着福林折腾了几盆花,长出多株的分出来,死掉的拔出去,换上更适合这个花盆的植物,一直闲置的也找到了可以栽的植物,所有的花松土浇水,最后整整齐齐排了一排,我们仨满足的不得了。
这时终于体会到了,家里的老人们为了一件事情而折腾大半天,不嫌麻烦的心情。
一、
带着孩子和“土”亲密接触时,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房屋整洁,窗明几净,很少能接触到土。我们小时候还和土有着更亲密的关系,至少知道赤着脚踩在黄土上是什么感觉。
只有为数不多的带孩子回老家的几次,他才能和大自然更近距离的接触,体会什么是泥土的芬芳,什么是小溪的清冽,浑身脏兮兮的没有形象。
我想起有网友经常调侃,妈妈带的孩子,回农村几天就完全变了个样子,或者是奶奶带的孩子和妈妈带的孩子有什么区别,照片上孩子的穿着打扮还有气质,确实大有不同。
具体哪里不同呢?大概心里的答案就是,老人带的孩子“土”,妈妈带的孩子洋气。
好像说不上来为什么,即使穿着衣服差不多,就会有这样的区别,而如果让大家选希望孩子是哪种,应该多数答案都是妈妈带出来的孩子那种吧。
大概是因为,老人带的娃,会和阳光更多的接触,孩子晒出了红脸蛋,老人带的娃,会和土地更多的接触,孩子衣服总是很脏,老人带的娃,会有一种天真的质朴,让人觉得一点也不骄矜。
老人带的孩子,常常动手能力很强,他们用自己的成长方式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野蛮生长”。也许粗糙,也许混乱,但是也有一种畅快的美感。
《圆桌派》有期节目中,就讲人们为了追求精致美付出太多,难免为物质所累。
更重要的是,太过分追求精致的生活,孩子会丧失体会另一种美的能力。
当你大汗淋漓的时候,汗水打湿衣衫,那种通过体力方式释放精力的方式会让你觉得美,穿着粗暴衣衫,用着海口的大碗,同样也是美。
我想,大家形容的“土”,和“土地”的“土”是一个字,这大概巧合的隐喻了什么,离开土地,走出农耕,人们崇尚起新的时尚,那些老的气质就变成了“土”。
如果孩子从小就被锦衣玉食包围,他有着白皙的皮肤,穿着干净的衣衫,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做,跑两步爸妈都会担心他摔倒就叫做“洋气”,那我们该审视一下是否是审美的缺失。
二、
爸妈在老家有片菜地,这片地之前一直没有人种,他嫌可惜,就跟村里说要承包下来。因为地理位置不方便收割机播种机进出,所以种什么是个问题,我爸就决定要种山药。山药是个好东西,但是卖的山药太贵,而且都是“洋山药”,不够糯,不够营养,所以他找来正宗的土山药种。
小时候我觉得,没有比山药更麻烦的作物了,种之前要在地上挖出一米深、半米宽的长沟,然后再把土埋回去,放上山药种子,让他继续往下长。一条沟可以种两排,种的多久需要再挖。到了长成的时候,还要再小心的把山药刨出来,又要挖一米深的坑,还不能太大力粗暴,不然山药容易折,挖出来后再把土埋回去。第二年想继续种,还不能在原来的坑里,而要换一个地方重新挖坑,总之很累很麻烦。
而且山药长成是在大冬天的正月里,别人都还沉浸在过年的兴奋中,我家就要全家总动员去刨山药。我当时特别不理解,种这个如此费事,为什么非要花这么大力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