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明白,不是他们太傻,是我们太珍惜自己的“力气”了。
这正是上一代和我们这一点非常大的区别。
我们觉得休息最重要,有精力也应该放在工作和娱乐上,那些花费很多力气回报很低的事情做了很不划算。但是老人们会觉得,我有力气不用就是浪费,给自己找点事情做,这样的日子才不叫浪费。
两代人的差异是时代造成的,不同的成长环境造成了我们不同的生活智慧,很多人不能理解老人的抠门、小气、节俭,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是落伍的,但实际上,这却是另一种质朴的人生智慧。
李诞曾经在节目中提到自己的父母,他也很不能理解,为什么父母要在家里留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反复跟父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堆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上的废品的,但他们就是不听。
后来李诞说,自己想明白了。在父母从小生活的年代,他们就是靠着这样的节省,这样的“会过”生存下来的,他们使当时的胜利者,所以他们会带着他们的经验一直生活下去,为什么要小看他们呢?当那你真的急需一个盒子来放东西,而他们从一堆快递盒子里找出一个最适合用的,你就会发现这种习惯的好处所在。
而再往下的一代,出生在物质更丰富的社会中,每个孩子都受到父母的宠爱,过着讲究的生活,在我们的教育下,孩子逐渐变得习惯,和那种朴素的生活观越来越远了。
三、
倪萍出过一本书,叫做《姥姥语录》,记录了她小时候和姥姥一起生活时从姥姥口中听到的经典名句,都能集合成册,而且具有出版的价值,甚至在豆瓣上评分高大8.5。
前几年上《天天向上》节目,倪萍就举了姥姥说过的几句名言,听了真的很受感动和启发。
倪萍逗她的姥姥,说你看你多么不值,这辈子没穿过裙子。
结果姥姥说:“围裙也是裙。”
夏天,姥姥说:出出汗好,人要是一点儿不往外漏,那再怎么往里进啊?”
冬天,姥姥说:要是不冷,哪还知道上牙得碰下牙,左手得搓右手啊?”
人多房子小的时候,姥姥说:“真暖乎,人身上的热乎气儿挤在一块儿都赶上暖气了。”
教育孩子她说:“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个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试试?那个秤砣动都不动”。“别不舍得夸孩子,芝麻夸着夸着就成西瓜了”……
正是这样朴素而又明白的智慧,让他成为倪萍幼儿时期的启蒙师,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却培养了一个出色的孩子。
所以说,并不是老人带娃会有问题,老人和父母一样,区分他们不应该看他们是不是年长,而是看他们有没有教育智慧,不会带孩子的老人,和不会带孩子的父母,出现的比例大致是一样的。
很多跟着老人长大的孩子,都成长的很出色。
比如小时候的郭麒麟,因为爸爸在北京打拼,他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小时候的郭麒麟长得比较胖,有时候会被别人欺负,过来碰他一下动他一下,但是郭麒麟很平静,不怎么生气。
爷爷还教练武术,让他强身健体。后来父亲渐渐有名,作为一个星二代,郭麒麟却没有一点娇气,虽然这和父亲的教育脱不开关系,但是12岁之前爷爷奶奶教育打下的基础,也功不可没。
隔代教育是很多家庭的现状,父母工作繁忙,孩子托付给老人。也有不少爸爸妈妈担心老人带孩子会把孩子带歪,比如认为老人照顾孩子的方式不够科学健康,担心老人容易溺爱孩子,或者觉得老人和自己的育儿观念不一致会增加教育难度。问题确实可能存在,但是我们不能抱着老人的观念就一定错误的偏见来看他们,或许很多时候,他们正是因为感觉到了这一点,才会和父母们加重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