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明月今时影原文,古人不见今时月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6 05:28:01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现在,虽然中秋节拜月祭月的习俗在有些地区已经淡化甚至消失,但代表“团圆”的中秋明月依然长留中国人的心中,连结着千家万户、连结着海内外的华人——明月千里共团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邹明华

每年阴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阴历依据月亮的弦、望、晦、朔来确定时间的周期,中国人对月亮和月光的观察和感受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月亮、时令因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关联,造就了我国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农历七、八、九月是秋季,八月十五恰在正中,故名“中秋”。此时,在北半球月亮距地球最近,满月最大,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和习俗便成为了中秋节核心的文化内涵。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春昼,击土鼓,《豳诗》,以逆(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中秋之时,北半球的天气转冷,此时要举行仪式迎接寒冷天气的到来。同时,在先秦时期,日、月的崇拜盛行,如《国语·周语上》记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神明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其中的“夕月”便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为夕,谓天子秋分之夕,祀月于西门之外也。”这些都是中秋节起源的雏形。至魏晋时,已有秋夜赏月的习俗,《晋书》卷九十二有“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然而,此前的祭月、迎寒更接近时令,当天人们没有广泛地举行活动。

中秋夜赏月在唐代逐渐成为风俗,唐诗中吟诵中秋赏月的诗篇颇多,如白居易的《华阳观众八月十五夜招友玩月》:“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又如陆龟蒙的《中秋待月》:“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在诗歌的盛世,文人雅士赏月赋诗其乐融融,正如孙蜀的《中秋夜戏酬顾道流》所示:“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圆一度吟。”到了宋代,文人墨客吟咏中秋明月更是留下了无数举世传颂的篇章,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绝唱。

中秋在宋代正式成为节日,庆祝中秋的活动盛况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详细的描绘,请看当时的首都开封:“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明代,中秋节的内涵和习俗进一步丰富,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春林》中有:“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肤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可以看出,明代的中秋节出现了祭月、拜月的习俗,也出现了关于玉兔捣药、桂花树的记载,也有了作为节令食品的月饼和供果。

到了清代,节日的仪式更为繁复和隆重,如清代皇室的祭月活动由皇后主持在御花园举行。园内东向立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摆放鸡冠花、毛豆枝和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桌上摆放大月饼、糕点和水果作为祭月供品。当月亮初升之际,皇后亲向月神行礼。祭月之后,按皇家人口数目将大月饼切成若干小块分给诸人,每人吃上一点,谓之“吃团圆饼”。

满月引人遐想,传承需要仪式

满月引人无限遐想。圆,代表着圆满、幸福。于是自明代以后,中秋节就逐渐演变为“团圆节”。通过中秋节的祭月拜月、吃月饼等来表达人们对家庭幸福美满的追求和愿望。在让廉的《京都风俗志》中详尽记载了北京人的中秋习俗:“十五日谓之中秋节,人家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前三五日,通衡大市,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果瓜,如桃、梨、枣、葡萄、苹果之类……而日间市中,以土塑兔儿像,有顶盔束甲如将军者,有短衫担物如小贩者,有立起舞如饮酒燕乐者,大至数尺,小不及寸,名目形象,指不胜数,与彩画土质人马之类,罗列高架而卖之,以娱小儿,号为‘兔儿爷’。至望日,于月下设鲜果、月饼、鸡冠花、黄豆枝等物。人家妇女拈香先拜,男子后拜。以妇女为属阴,故祭月先之。此取义之正也。礼毕,家中长幼咸集.盛设瓜果酒肴,于庭中聚饮,谓之‘团圆酒’。”

这其中以京式月饼和兔儿爷最具特色。因长期受宫廷节令饮食文化的影响,京式月饼制作精美,重视造型,口感以松、酥、油润、清香、利口为特色。月饼的馅料大多是白糖、标准粉、香油、核桃仁、桂花、冰糖,形呈圆鼓状和扁圆形,有桂花香味。京式月饼讲究薄皮大馅,口味偏甜,还喜用蔗糖与食盐互减甜咸味,用胡椒等香辛料去除肉腥味。而北京最有名的月饼是“自来红”和“自来白”,皮用油水和面,白糖玫瑰馅,包成小圆饼,表面用红糖水画个圈,烤后呈暗红色,称“自来红”;不画圈原色烤,称“自来白”。兔儿爷由玉兔演变而来。李书良先生在《寻梦老北京》一书中回忆,每年一进农历八月,街上卖兔儿爷的摊子举目可见。那兔儿爷是泥塑的,面如白粉,睁着圆眼,三瓣嘴像裂开的红樱桃,头顶向上伸着两只插进去的长耳朵,身披素花盔甲,挺胸端坐,看上去很滑稽,又颇有些风采。大的有桌面高,小的像个大拇指头,但形象大同小异。大概有人以为只有兔儿爷不合情理,必有兔儿奶奶方显般配,因此又创造出兔儿奶奶的形象。兔儿奶奶与兔儿爷塑造得相差无几,同样是圆眼睛,三瓣嘴,伸者两只长耳朵,只是衣着体态略有不同,且显得更为善良平和。摊子上总将矮小的兔儿爷放存前排,高大的放在后排,如阶梯一般,任人挑选。兔儿爷既是月亮崇拜的象征物,又为节日增添了气氛。

从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和仪式也是历朝历代不断发展和构建形成的。习俗和仪式一旦形成就会呈现出象征意义,让参与其间的人产生一种神圣感。如果单纯是吃月饼,人们会觉得它只是一种食品,但如果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在院子里摆上供桌,放上丰盛的祭品,全家人虔诚地祭拜月亮,然后再边赏月边品尝月饼,其感觉绝对不同于吃一般的食品。因此,仪式感对于传统节日的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旧时明月今时影

今时婵娟照故人

传统节日往往会伴随着一个或多个传说,关于中秋节,流传最广的传说是“嫦娥奔月”“吴刚斫桂”“月饼起义”。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日有功得到了西王母的长生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八月十五,后羿带着徒弟们打猎,其中一个徒弟逄蒙假装生病,待众人走后,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在危急之时不慎把不死药吞下,立刻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飞落月亮成了仙。后羿思念妻子,在后花园摆设香案,遥祭远在月宫的妻子。据说这就是民众拜月的原因。“吴刚斫桂”的传说见于唐代段成式编撰的《酉阳杂俎·卷一·天咫》:“旧传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道有过,谪令伐树。”“月饼起义”的传说来自朱元璋,据说当年他联合各路抗元势力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非常严格,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出一计,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事”的纸条藏入饼子里,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同时起义。此计果然奏效,八月十五当天,各路义军一同起义,很快获得了胜利。朱元璋就此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在不同的地方,依照各异的习俗,人们为中秋节创造了各式各样的传说,它们都为人们欢度中秋增添了乐趣。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其起源除了对月亮的崇拜外,其实跟中国古代的“秋报”观念也有密切的关系,《礼记·王制》中说:“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夏曰,秋曰尝,冬曰烝。”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为了感谢神灵的护佑,要举行隆重的“秋尝”活动,如《礼记·月令》中记载仲秋之月,“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小大,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飨。”祭祀对供品的要求和规格都非常高。“秋报”的时间早期在农历八月的第一个甲日,后又改为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与中秋节的时间较为接近,后世逐渐将秋报的部分内容融入了中秋节之中,中秋成为庆祝丰收的感恩节。还有相传八月十五是土地生日的说法,因此祭祀土地神也是中秋的活动内容之一。另外,“摸秋求子”也是南方不少地方的中秋风俗。

长期以来,中秋节成为了一个集喜庆团圆、欢庆丰收、感恩祈福的重要节日,成为除春节外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明月千里共“团圆”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共同期盼和强烈的心理愿望。无论身在何处,每到中秋之时,“月是故乡明”的情愫就会油然而生。现在,虽然中秋节拜月祭月的习俗在有些地区已经淡化甚至消失,但代表“团圆”的中秋月饼依然流行,亲朋好友之间馈赠月饼依然盛行。中秋明月、中秋月饼连结着千家万户、连结着海内外的华人,中秋节是普天同庆、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