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
龙泽巨
这次到俄罗斯联邦旅游,我老是想念着一个人、一个中国人、一个2200多年前的中国人。游览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我想念着他;听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述二战时期莫斯科保卫战的故事,我想念着他;游览圣彼得堡的冬宫,我想念着他;听导游讲二战时期圣彼得堡保卫战的故事,我想念着他。
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苏武。
中学时代读了现代作家撰写的苏武牧羊的故事,我就期望能够到苏武牧羊19年的北海湖畔,去寻求苏武牧羊的足迹,去体验苏武虽九死而不变节的意志。
前些年我去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就要求旅行社把苏武牧羊的北海列入行程,但旅行社负责人告诉我:苏武牧羊的北海不在内蒙古,而是远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我惊异了:2200多年前,在人烟稀少、人地生疏、环境恶劣的荒凉之地独自牧羊19年,那是需要怎样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啊?
我打开地图,寻找贝加尔湖。贝加尔湖远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以北的俄罗斯联邦伊尔库茨克市以北。在那个靠步行和骑马作为交通手段的年代,他回到汉朝首都长安,该历经多少个时日?从贝加尔湖畔回到长安,从今天来看,隔着蒙古人民共和国,隔着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路途崎岖难行,骑马回到长安也得几个月时间。
我打开东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的《汉书·李广苏建传》,追寻苏建之子苏武的传奇经历。
西汉武帝时,武帝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旄节出使匈奴,送被扣留的匈奴使者回去。匈奴单于且鞮侯欲使苏武背叛汉朝留在匈奴,苏武绝不妥协,单于就把他囚禁在大地窖里面。不给食物,他就嚼食白雪与旃毛,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就把他流放到北海放公羊,明确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去,还断绝粮食供应。“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与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后匈奴单于又派汉朝降将李陵劝降苏武,他坚贞不从。直到汉昭帝时代,汉朝探知苏武下落,要求匈奴放还苏武,苏武才得以在始元六年回到长安。“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对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携巨额公款潜逃国外的领导干部,我恨意冲天。幸亏党中央布下了追击外逃贪官的天罗地网,把他们一个个抓了回来,或逼迫他们一个个回国自首。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中共常德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工作时,曾经对中共一至七届的中央委员的简历做过收集分析。发现他们提着脑袋闹革命,都不是因为生活所迫——他们都是家境殷实、吃穿不愁的人,他们都是为了理想和信念去过饥寒交迫的日子,去过爬雪山过草地的日子,去过战火纷飞的日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都有少数败类背叛祖国和人民。他们愧对我党先烈,愧对近代以来的仁人志士,也愧对苏武这个2200多年前的祖先。
今后如有机会,我一定到达贝加尔湖畔去探寻苏武牧羊的足迹,遥想当年苏武牧羊的情景。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