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lóng,繁体字为“龍”,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甲骨文中的龙字十分形象,有头有尾,头角峥嵘,嘴巴大张,身躯兼有鳄鱼和蛇的躯干形象,尾巴长而卷起;金文的龙字延续了这种形状,只是笔触更为圆润;从小篆开始,龙字开始具备现代繁体龙字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字逐渐演化,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简化字形。
汉字“龙”的基本释义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如:龙颜、龙袍、龙床等。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如:龙舟、龙灯、龙旗等。
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龙等。
5.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等。
6.比喻性格亢直。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等。
7.姓。
含有“龙”字的成语
龙行龘龘(lóng xíng dá dá),出自四库本《玉篇》23龙部第8字,文字释义为群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
2023年12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主标识发布,主题为“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以“龘”字为题眼,用“龘龘”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