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最愁惘的重阳诗: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总章二年(669)卢照邻来到益州新都任职,好友王勃因《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
秋冬之间,卢照邻从益州来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阳节,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与王勃、卢照邻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写下这首唱和之作。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登高望远,山川辽阔,乡思归去之心越过重重的风烟。如今与友同登高山,同饮美酒,同庆佳节,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秋天,心中有同样的悲伤愁绪。
同在异乡为异客,又同为失意之人,心中自然是感慨万千。想必诗人彼此心中都心事重重,难以分解,故而在欢聚的宴会上,有“同悲”之心。
同悲?悲的是一起背井离乡,远隔故山千里;悲的是时运不济,远离政治中心,十万八千里。
人间种种,时难圆满,今日尚有好友欢聚,岂不知“明朝应作断蓬飞”?
难得重逢,难得相聚,应珍惜在一起的每时每刻,不负时光,同享此时。
肆
最相思的重阳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众所周知,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夫妻琴瑟和鸣,十分恩爱。
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喜结连理,但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二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便写下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薄雾弥漫,云雾袅袅,日子过得十分烦闷。如今又到重阳,卧在玉枕纱厨内,半夜感到寒凉入骨。
百无聊赖,在东边独自饮酒,直至暮色四合,染得满身花香,此时此刻,怎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起西风,那帘中人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物皆著我之色彩”,从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东篱菊花等,词人用惆怅寂寞的心情看待一切,此间无一不涂上一层寂寞的色彩。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恰合重阳菊花纤细之姿,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更显精妙。
全词明如白话,通俗易懂,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征。
伍
最豪迈的重阳词: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是*的“多事之秋”。
此时距离秋收起义已过两年之久,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丢掉了前委*的职务,前委*的职务由陈毅同志代替,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被指会像黄巢和李自成一样难成大器,而他在会上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必须加强,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遭到部下的反对;身染疟疾,缺乏科学的医治,并且在上杭县苏家坡养病期间差一点儿被捕;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他被担架抬到上杭县城继续养病,却没有恢复前委*的职务。
此时,正在上杭县养病的*,看到院子里盛开的菊花,心中的梦想与现实再次发生转变,有感而发,写下这首《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近现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人生时光易逝,而苍天不改,年年岁岁重阳节都会到来。今年的重阳节,开在战地边的菊花格外灿烂,分外清香。
一年一度的秋风刚劲吹送,菊花盛开的秋天,寒霜之下的万里山河,虽无春光明媚,比春天更为壮美。
这首词有秋霜之景,菊花之色;有不屈之情,乐观之心。集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
*脱尽前人“悲秋”之窠臼,横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时至今日,重阳佳节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变成日历上的一页。
人们不再簪菊饮酒,登高望远,遍插茱萸……节日的仪式感早已烟消云散,只不过留下文字纪念。
再读这些重阳诗词,不由得感慨万千,古人生活虽然不如现在丰富多彩,却每一日都认真度过,每一个节日都充满意义。
也许,这便是诗词不会褪色的意义,它不仅承载着真实历史,民间习俗,更因为朴素的情感,历经千年,依旧能够引发共鸣,成为我们当代人贫瘠词汇的突破口,说出我们想说却难以表达的言语。
每日读读诗词,在诗词中,见历史,见民俗,见天地……
(声明: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南荒诗词馆,关注我,与我一起读诗。如果大家觉得写得还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同样有需求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