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的散文特征,张中行的散文随笔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7 22:17:04

张中行的散文特征,张中行的散文随笔集(1)

张中行先生,与季羡林、金克木二先生合称燕园三老。我惭愧涉猎浅,知之甚少,因逛旧书店得散文近作集,始知其名。

中行先生生于1909年,去世2006年,所谓近作,概也指九十年代罢了。九十年代,是一个明暗交替的时代。一者,去暗就明。去七十年代之狂昧,就新时期之人权,去八十年代之贫穷,就改革开放之物与。二者,弃明投暗。先说暗者,乃经济富裕后精神文明之没落,而明者不好说,因为厚古薄今的思路往往要不得,又或者,像《圣经·旧约》所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然,经济毕竟是大发展了,而未必“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反面事例实在不少,所以这位都市布衣类型的读书人免不了牢*几句,为己,也为人。

中行先生的思想庞杂多端,我辈初读文集,实在难以一言以蔽。幸世间还有触类旁通的道理,不妨避重就轻,只说一种担忧,一种感慨。担忧来自先生,感慨来自我辈。

生于大清末,读过三百千,成长于几十年战火,下过大革命之牛棚,先生的世纪经历可谓奇矣。尽管对人性乐观,对人情友爱,可对于人的智慧,尤其是群体的智慧却不那么看好。以古代的君为臣纲为例。为了避开笔者言卑意浅的尴尬,此处直引原文:

张中行的散文特征,张中行的散文随笔集(2)

君,至晚由夏桀起,可以为所欲为,因而如水之就下,就必致荒唐和残酷,也就不必再费笔墨。值得痛心的是纲统治下的臣民,有些,也许是大多数,诚心诚意地相信,一戴上这顶帽子就成为天纵之圣,所有的言行都是天经地义,必须无条件地遵照办理。他要儿女玉帛,为他抢,他要宫室园囿,为他建,他要*人,为他绑赴刑场,直到要*自己,还要谢恩,而不问为什么应该(不是不得不)这样。清夜自思,也许问过,答复必是“忠”,其所得是义和荣,所以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忠于什么?忠于国?名可以说是,实则经常不是,因为国不能脱离疆域之内的民的利益,君的为所欲为是经常离开这个的。所以事实上必致成为忠于一人。

还可以女人守节为例。那么多女子为男人或守寡,或殉葬,然后在男人执笔的史书上留下旌表的几行字,其境也悲惨。然而,大部分的女人是自愿的,欢欣雀跃的,因为这样做合乎礼仪,能赢得尊严和荣誉,却绝不问这“礼仪”是否合理。在她们的后面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鞭子在驱赶着,可悲的是受鞭挞久了,竟习以为常了。可这条鞭子,对于新世纪的我们,消失了吗?中行先生不像一些人那么乐观:

为古人担忧当然可以不必,但那种可悲的情况使我想到一个大问题,是一些荒唐的信念,魔力竟大到连受害的人都觉得心里很舒服,这魔力,会不会阴魂不散呢?或者说,会不会以另外的形式出现呢?在这种地方,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所以怕。

张中行的散文特征,张中行的散文随笔集(3)

我也怕。那天走过教学楼的走廊,看到了什么“真言”“真经”之类的东西,恍然明白,这条鞭子,还在。所谓“真言”,并非指人说的话,指向的仅是说话的人。一旦人显贵了,一切都成金科玉律。上的人有知还好,往往被众口铄金,忽悠地穿上了皇帝的新衣。下的人轻者说心口不一,是品德问题,重者则确信无疑,是群体智慧的可悲。这条鞭子无影无形,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抽打着麻木不自知的我们。

中行先生所担忧的还有人之乐。九十年代,经济逐渐好转,随之拜金主义以各种形式渗透,让中行先生十分担忧。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所谓性,概言之,饮食男女。可性与欲相近,人之欲无边,所以你争我夺。争不到的苦,因为欲得不到满足;争到的也苦,因为欲壑难填,还有水涨船高后覆灭的危险。换言之金钱。无金钱满足,是苦,有了金钱*更大,还是苦。所以,不要一切惟金钱是瞻。像苏轼《前赤壁赋》中写得,“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乐,当然人人都欢迎。而取乐的途径绝非只有金钱能买到。所以,中行先生更多的是沉浸在还算丰腴但绝不奢侈的生活中,在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地徜徉,也乐得像苏轼一样,不花一毛钱而享受纯真的舒适。先生在老年还在《清风明月》中如下写道:

只说最近的一个早晨,我起床,照例到不远的湖边去转转。太阳像个红火球,悬在东方地平线之上,这使我感到,世界仍会像过去那样,有嘈杂也有温暖。往湖滨土坡上看,枯草上泛起绿色。树上鸟不少,都是麻雀吧,间或传来叫声,使我不禁忆及陶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默诵两遍,爱像是还在扩大,爱什么呢?乡土?远方?人间,说不清。忽然算盘来了,想到此,至少在这片刻之内,我觉得,其所得必超过站在埃及金字塔之旁,而所费呢,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张中行的散文特征,张中行的散文随笔集(4)

幸亏先生已于世纪初作古,否则耳闻目睹当今之世,不知作何感想。而中行先生对于金钱的思考却不仅仅停留在能不能,或多大程度给人带来快乐上,他更在反思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其简言之就是,钱和享受就是荣誉。这在我们这个时代,拜金或炫富可谓“蔚为大观”。只举一例,说某公子的爱狗,两只前腿戴两只Apple Watch,并发文称:“嘻嘻又有新的手表啦!本来我应该带四个的毕竟有四条大长腿,后来觉得实在太土豪了,最后决定带俩,真的不能再少了不然不符身份啊,天空又飘来五个字:你们有没有?”

借用中行先生的话,“也许是因为我没钱,嫉妒人有,对于用钱摆谱儿,如在公共车上所见,十指戴四五个金戒指,餐馆中所见,山珍海味堆满桌,总是不免顿生厌恶之感。”而中兴先生见到的只是,人带戒指,狗带15万的Apple Watch,却不曾受教。然而,先生见多识广,什么没见过呢?于此,耳中回响着先生的一个疑问,“如果视摆谱儿为荣誉居然成为风气,历来书面上传为有价值的,如知识、道德、科学、艺术之类,也就无影无踪了吧?”

最后收笔说一下个人的一点感慨,这感慨来自于文章的表达方式。中行先生写文章,擅长口语写作,读其文,如与其人对面而谈。其诚恳的为人为文态度,使字里行间浸透着温情。而先生博览群书,兼早年钻研哲学之基础,所以语言逻辑性较强。口语化,加逻辑性较强,就使文章语言有琐碎之嫌。以个人看,说先生为当代散文八大家,实过誉之言。而我之所怀疑,也正是先生所一贯坚持的“多闻阙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态度所教也。

先生,被称为都市布衣学者。身在都市,却不受世俗所侵染,警惕群体生存智慧的失落和拜金主义,却绝非孤冷之辈。好的坏的,都说了,诚是言由心生,小文该收笔了。想起了先生自己介绍的行乐之法,集句、集书、集砚、作打油诗。索性东施效颦,附打油诗二首,权尽怀念之情。

雨打秋光索寞天,独行华伞廿八年。

为阅先生心口字,凭风吹遍玉栏杆。

笔底游魂招不得,君行作古烂青柯。

惭愧平生布衣守,此身虽渺道长赊。

张中行的散文特征,张中行的散文随笔集(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