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年画之《九九消寒图》
年画,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古代,文人画通常为贵族和宫廷所喜爱,而年画则是能真正表达广大百姓美好愿望的大众艺术,并且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也深得皇亲贵胄所宠。
相比于文人画的内敛含蓄、婉转柔美,年画显得更为质朴实在,有其粗线条的刚性之美,另外,年画的内容也极为丰富,除了描摹民间现实的生活场景,关于宗教信仰、神仙故事、戏曲小说、历史人物、风俗节庆、动物吉祥的题材也无一不包。所以,相比于文人画的文化含量,年画集结着民间大众的智慧,自然毫不逊色。所谓“真诗乃在民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适用于年画这个领域的。
年画《鱼龙变化》
年画,在大多数人眼中,也许只是寄托广大百姓对生活幸福这样愿望的一种物化的载体。这的确毋庸置疑,但其实年画在古代也是具有实用性的,能够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一点就集中体现在著名的《九九消寒图》中。
《九九消寒图》是年画中历画的一种。在古代,从“冬至”开始,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便悄然而至。人们为了更好地度过这段艰难恶劣的时光,便智慧地发明了数九、画九和写九的趣味活动。南北朝时,梁朝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就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创造出的记述数九期间寒暖变化规律的民间歌谣。歌谣内容大致如此:“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关于数九的一些谚语如“头九暖,九九寒”、“雨雪连绵四九天”等,就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寒暑更迭的信息、农耕的时令,从而更有利于生产与生活。再者,这也可以满足人们对民俗文化娱乐审美的精神需要。
明代开始有“画九”的习俗,即画梅花九朵的素梅,每朵梅花有九片花瓣,一日点染一瓣,则梅成之时,九九日毕,寒去暖来也。这就是《九九消寒图》的一种。清代则创造了此图的文字版,选笔画数为九的字,每划一笔代表一天,每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则代表九九八十一天。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每过一天,用有色笔填实这一笔,再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九字填毕,则数九即过。常用的九个字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都是毛笔书写的古体字)如此成一句完整寓意的诗句,倒颇有几分风雅韵味。
“画九”风俗的《消寒图》
接下来,要提到的是年画《九九消寒图》中的孩儿消寒图,典型代表是河北武强年画的标志性作品——《六子争头》和《四喜娃》共同构成的《九九消寒农历图》(如下图)。
图一“年画《六子争头》”
图二“《六子争头》和《四喜娃》”
看到这些胖嘟嘟的小孩儿,你一定会很欢喜,而仔细观察,则会更惊叹于画作的构思精妙、匠心独运。
画中的《六子争头》(图一)是巧妙地利用了头部和臂部的相互作用,乍看只有三个娃娃,实则或躬或趴组成了六个不同姿态的孩子,整幅画寓意——争头(头指代声名)争腚(通“锭”,指代元宝),而六个娃娃又有六六大顺之意。图中绘有花卉,不同图会有不同的花,通常为四季之花——牡丹、荷花、菊花、山茶,而福寿花瓶(平安)、成圆形排列的十二生肖,则更充满了浓浓的喜庆与独特的智慧。在有些图中,娃娃手中拿着的物件也颇多含义,如拿着莲花、笙、戟的,就有连升及第、平升几级、富贵吉祥之义。
原画(图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三个娃娃变六个(六顺),一部分是两个娃娃变四个(四喜),加起来是五个变十个(古语五子十成),这样十个娃娃就有十个肚兜,取其中的九个,又分别在每个肚兜上画九个圈,从冬至这天开始,在圈中点点记录天气实况,两边的对联写着“上图天阴下图晴,左边图雨右图风。若遇下雪中心点,圈内加圈半阴晴”。大致相近的内容还有“上点阴下点晴,左风右雾雪当中,九九八十一天过了后,春回大地要春耕”。这也是消寒点染时兼顾记录天气的口诀,既颇多趣味,又兼具实用之功。
横批上从左至右是一首诗:“几个顽童颠又颠,冬寒时令衣不穿,连生贵子亦如意,定要三多九如篇,若问此景何时了,九九八十零一天。”将点染孩童肚兜来过数九的习俗鲜活地展示了出来,真乃童趣盎然、妙趣横生也。
小故事:《年画<六子争头>春晚元宵记》
2007年央视春晚,在《欢乐和谐好光景》之河北民歌《回娘家》里,就曾采用武强年画《六子争头》作为动态背景(图三),而在元宵晚会上,再次将它搬上荧屏并成为互动节目,当时主持人李咏老师和董卿老师一起解说着这幅年画,并欢喜地问大家:这年画里究竟有几个娃娃?(图四)
此刻,亿万电视观众又能重新去瞻仰前人智慧和汗水凝结的文化经典——传统年画,真是令人欣喜欣慰。也希望对于年画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当代和未来都能得到应有的善待和传承。
图三,2007年央视春晚,河北民歌以年画《六子争头》为动态背景
图四,李咏老师和董卿老师在春晚给大家趣味讲述年画《六子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