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特伍德的真实事件,伊斯特伍德这些年的变化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8 00:04:20

去年年底,年近九旬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推出了他自导自演的新片《骡子》,听到“东木”这个熟悉的名字,影迷们不甚欣喜。

有幸,这部电影能在今年与中国大陆的观众见面,定档8月26日,相信老爷子的影迷都不会错过。

伊斯特伍德的真实事件,伊斯特伍德这些年的变化(1)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年出生,如此高龄依然在为电影事业奋斗,实属难得。

伊斯特伍德比同样“无法停止拍电影”的伍迪艾伦还要年长五岁,两人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只是风格迥然不同,而且他们都习惯于自导自演,因为很多时候,没有人能比他们自己更适合自己的电影。

伍迪艾伦的电影是神神叨叨,带有神经质色彩的知识分子式的思考;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则是,以美式硬汉的荧幕形象对国家性格、民族精神进行自我反思。

两人都代表了美国作者电影的某种重要侧面,在电影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纵观克伊斯特伍德导演的大部分电影,《骡子》是其中一部已然“温和”许多的作品。

伊斯特伍德的真实事件,伊斯特伍德这些年的变化(2)

虽然主人公厄尔从事高风险的行业,但基本上与暴力的中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强烈的个人做派,以及导演的立场,把“骡子”(运毒者)的形象塑造得更易被道德接受。

而且,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毒品网络背后的罪恶,更多地着墨于主人公厄尔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热衷于“文艺复兴”的当下,加上伊斯特伍德对政治正确的忤逆,观众对人物其实更容易产生的是共情,而不是对法律或道德的思考,而这也恰恰是导演的立场,是导演本身的意识形态,这在克林特·伊瑟特伍德的电影中并不罕见。

伊斯特伍德的真实事件,伊斯特伍德这些年的变化(3)

所以《骡子》仍然是其一贯风格的延续,只是像奉俊昊说的那样,多了一丝理所当然的“老气”,毕竟人家已经快九十岁了。

值得思考的是,当我们看《骡子》时,是否觉得厄尔仍然是伊斯特伍德电影中所塑造的“另类英雄”形象?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由真实事件改编的人物本身的特殊性,加上在电影中被赋予的绝对主体性,即作为导演的主人公,厄尔只需要足够的行动力,而并非所谓的正义。

首先,厄尔的身份是与法律道德对立的。

其次,他运毒的动机非常单纯:面临*,妻离子散,无路可投,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钱。

伊斯特伍德的真实事件,伊斯特伍德这些年的变化(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