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记者寻访过的我省其他古镇、古村落不同,大阳的身份更加“复杂”。大阳镇本身是2008年公布的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而大阳镇的东街村和西街村,又在2013年公布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榜上有名。也就是说,小小一个大阳,镇子本身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中的两个村又分别都是中国传统村落,足见这里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和历史文化遗存的丰富,这种情况在我省并不多见。
相比我省大部分古镇、古村落都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大阳镇的交通情况则非常好,从晋城市区到大阳只有20多公里。在晋城市区,可以见到很多小巴车车前摆有写着“大阳”的牌子,可见车次之密集。来到大阳古镇,不论是在路边店铺的招牌上,还是在古镇里装饰用的红灯笼上,记者都会处处见到“阳阿”的字样。陪同记者寻访古镇的张师傅介绍到,“阳阿”这一今天读起来有些拗口的名字是大阳的古称。相传古代这一带有条叫做“阳泉水”的河,《水经注》载:“阳泉水出鹿台山,山上有水,渊而不流,其水东经阳陵城南,即阳阿之故城也。”又因该地周围多山,《尔雅·释地》载:“大陵曰阿。”所以这里被称为“阳阿”。汉朝曾在这里设置阳阿县,属上党郡。“阳阿”改名为“大阳”的确切年份已无法考证,保留在今天的大阳汤帝庙内的宋代重修碑记是人们发现的最早有“大阳”字样的记载。
“老街五里长,七十二条巷”
大阳古镇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东西两大阳,上下两书院,沿河十八庄,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七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长。”这首歌谣是当地人对大阳镇格局的总结,记者在镇内见到的几位老人都会熟背这首歌谣,让你从中能感受到当地人对家乡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自豪。大阳镇分为东大阳和西大阳两部分,这也就是在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大阳分别以东街村和西街村的名义名列其中的原因。
从大阳镇的文物古建分布图上可以看到,一条老街和二十六条次要街巷构成了大阳镇鱼骨状的道路骨架。汤帝庙、资圣寺、关帝庙等公共建筑沿老街分布,古民居院落群位于街巷内。老街是大阳镇的主干道,也是整个古镇的中轴线。每个保存下来的古镇古村落都有一条作为主干道的老街,大阳老街达到了“五里长”,这样的长度在我省的古镇、古村落中,绝对能排到前几位了。像所有古镇古村落的主街一样,大阳老街至今依然是古镇最繁华的街道。街道上商户鳞次栉比,两旁的古建筑基本上都保存完好,大多数店铺的门口还是石墩、石柱、石门槛,门窗仍保留着旧时的模样。由于镇政府位于东大阳,所以老街以东要更繁华一些。沿着老街走到老街西侧,这里不如东侧繁华,但更有宁静古镇的感觉,连路面都变成了古朴的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