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千年盛名之下,浙江省的高校资源相对落后,985、211名校行列里只有浙江大学坐镇,担任名副其实的“浙江第一”。
剩下的浙江高校则彼此之间你追我赶,都想坐上“浙江第二”的位置。
竞争带来进步,浙江高校正从“一枝独放”走向“百花竞放”,中国美术学院和宁波大学紧跟着浙大步入“双一流”高校行列。
近日随着《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浙江又一所高校走到大众的眼前——
浙江工业大学。
图源:软科
在一众“双非”高校中,它力压深圳大学、江苏大学,成为最强“双非”大学。
对于这所“浙江第二”最强预备役来说,这不过是重新寻回属于它的荣光。
01
浙江第二
浙工大的诞生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对重工业的重视息息相关。
1953年6月,重工业部根据“必须对中等技术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整顿和发展”的精神,宣布将浙江省温州工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工业学校化工科、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化工科合并。
这可谓是当时江浙地区的“工业学校联盟”组成了浙工大的前身——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
虽然校址选定在杭州,但彼时还有6个班级在温州开课。直至暑假才撤销温州分校,迁回杭州,与主校区团聚。
当时的杭州化学工业学校设有三个专业,无机物工艺、分析化学和化学工厂机械装备,这为浙工大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多次更名,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都是学校的曾用名。校址也几度发生过变化,特别是与衢州的连结。
1960年2月,浙江省要在衢州城郊集化工厂、化工学院、化工研究所为一体,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化工基地,以浙江化工专科学校为基础,并入衢州化工专科学校,建立浙江化工学院。
由于衢州校址外部条件差,投资大、见效慢,为改善办学条件,化学工业部决定将浙江化工学院迁回杭州,与杭州化工学校共同使用文一路校舍,并负责领导杭州化工学校。
但后来又几经波折,在1960-1965年中,浙江化工学院经历了“五年三迁”,校址多变,学校不稳定。
直至新时期的到来,学校建设才开始步入正轨。
1977年除恢复本科无机工艺、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3个专业外,增设工业分析、农药化工、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4个专业,突破了单一的化工专业模式。
1978年,浙江工学院的筹建,为浙江化工学院打开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