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奥纳多·达·芬奇《岩间圣母》,板上油画,189.5×120cm,创作时间存在争议,一说为约1491-1499年,一说为1506-1508年,现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约翰·伯格曾说:“这种虚伪的虔诚——它如今围绕着艺术原作,并最终依靠作品的市场价值——已经成为绘画所失落的东西的替代品。”而人们对于这种“失落之物”的趋之若鹜或许正中下怀——“为不民主的寡头文化的残存价值发出最后的陡然呼求。”
悬挂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岩间圣母》
空间在场
除了艺术品的本真,空间的在场也十分关键。一幅作品悬挂于墙上,灯光就位、氛围感给足,带给人的体验远非手机书本中的图片可比拟。尤其是当这幅作品为大尺幅时,真迹的各种细节以及带给人的震慑感更是难以名状。
巴黎橘园美术馆(Musée de l'Orangerie)中的莫奈《睡莲》
如人们抬头欣赏教堂、宫殿等空间中的壁画,常会产生一种眩晕感。这除了是身体上的本能反应,也是真迹带给人精神上的冲击。而壁画作为建筑的装饰物,无疑只属于特殊场域,承载着建筑过去的文化记忆。此外,图片复制品的色彩、质感往往不能做到百分百还原,因此带给人的效果也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