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从操作到解读,一文弄懂。
临床常说的血气指的是动脉血气,临床上一般需要同时开动脉采血、动脉采血器、血气分析/组合的医嘱,对于重症的病人需要每天复查。临床上动脉血气分析主要用于评估呼吸功能、酸碱失衡、电解质水平、循环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有助于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的诊断;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昏迷的鉴别诊断;呼吸机的应用、调节、撤机;呼吸治疗的观察;酸碱失衡的诊断。
一、动脉采血及血气机操作步骤
①血气针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采血量0.5-1.5ml,血气针的针头扎进橡皮塞内避免进空气;②血气机:选择动脉血按钮,点击开始,进样针自动伸出,此时移除采血针的针头,推出一滴血,保证前端无空气,进样针顶端尽量伸入血样底部,避免进样时吸入空气,进样完成后移除血气针针管,进样针自动回缩;
③输入患者信息,体温,切换模式,输入吸氧参数,打印检查结果。
二、动脉血气分析主要指标及临床意义
项目 | 具体内容 | 正常值范围 | 临床意义 |
pH | 体液内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 7.35-7.45 | 反映体液总酸碱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因素共同影响。 酸中毒:pH <7.35; 碱中毒:pH >7.45 pH 正常也不能排除酸碱紊乱的存在(代偿性、混合型酸碱紊乱) |
PO2 | 氧分压: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 80-100mmHg | PaO2<60mmHg呼吸衰竭; PaO2<40mmHg重度缺氧。 |
PCO2 | 二氧化碳分压:血浆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 35-45mmHg 平均40mmHg | 判断人体通气状态的唯一指标,衡量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受呼吸调节。 PCO2>45,呼酸,↑通气不足; PCO2<35,呼碱,↓通气过度; |
HCO3- | 实际碳酸氢根(AB):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浆HCO3-值 标准碳酸氢根(SB):动脉血在38℃、SaO2 100%时测得的HCO3-值 | 22-27mmol/L AB=SB | 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受肾脏调节。 HCO3-↓,AB=SB,代酸; HCO3-↑,AB=SB,代碱。 HCO3-↓、AB<SB,呼碱。 HCO3-↑、AB>SB,呼酸。 |
BE | 碱剩余:表示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 | ±3mmol/L | 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 BE负值↑,代酸; BE正值↑,代碱。 |
SaO2 | 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与能结合的最大氧量(氧容量)的百分比。 | 95-98% | 反应血液中实际氧含量 SaO2的变化趋势与PO2一致。如果不一致,说明血气结果存在误差,如混入空气或静脉血等。 |
PO2/FiO2(OI) | 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PaO2)除以吸入氧浓度(FiO2)所得到的百分比 | 400-500mmHg | 使器官组织得到足够氧气,以便进行氧合作用的重要指数。是呼吸治疗的重要目标。急性肺损伤诊断标准<300mmHg;ARDS诊断标准<200mmHg。 |
注: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氧含量(CaO2)
三、 判断呼吸衰竭类型及给氧浓度
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严重损害,导致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储留的综合征。
诊断: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O2<8kPa(60mmHg)和/或PaCO2>6.67kPa(50mmHg)时可确诊为呼吸衰竭。
临床常根据动脉血气结果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
类型 | 判断标准 | 含义 | 发生机制 |
Ⅰ型呼衰 (低氧血症型) | PaO2<60mmHg;PaCO2正常或↓ | 缺氧不伴CO2潴留; 或伴CO2降低 | 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肺动-静脉样分流) |
Ⅱ型呼衰 (高碳酸血症型) | PaO2<60mmHg;PaCO2>50mmHg | 缺氧伴CO2潴留 | 单纯肺泡通气不足 |
Ⅰ型呼衰:予高浓度(35%<吸氧浓度<50%)或短时间内间歇高浓度氧(>50%)气吸入;Ⅱ型呼衰:予低流量(1~2L/min)或低浓度(<35%)持续吸氧。
吸氧条件下判断有无呼吸衰竭
PaO2>60mmHg、PaCO2>50 mmHg→吸氧条件下Ⅱ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PaCO2<50 mmHg→计算氧合指数OI<300 mmHg→呼吸衰竭
四、酸碱失衡类型
酸碱失衡代偿机制:化学缓冲、离子交换、呼吸调节、肾脏调节。
1.单纯性酸碱失衡:呼吸性酸中毒(H 2 CO 3 增多使PH值下降)、呼吸性碱中毒(因H2CO3下降使PH值升高)、代谢性酸中毒(血浆HCO3-下降)、代谢性碱中毒(血浆HCO3-增多)。
2.混合性酸碱失衡:呼酸并代酸、呼碱并代碱;呼酸并代碱、呼碱并代酸、代酸并代碱;呼酸并代酸并代碱,呼碱并代酸并代碱。
五、血气分析判读步骤
首先,根据患者疾病状态判断所检测结果是否正确,然后判断各个数值的临床意义。
Step1.根据pH值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失衡:原发失衡常常决定pH偏酸或偏碱 | pH<7.35→酸血症 pH>7.45→碱血症 正常范围可能存在代偿 | 原发酸中毒 原发碱中毒 |
Step2.根据PO2判断是否存在呼吸衰竭 | PO2<60mmHg→呼吸衰竭 | 吸氧状态时,PaO2>60mmHg。 PaCO2<50 mmHg,氧合指数<300 mmHg→呼吸衰竭; PaCO2>50 mmHg→吸氧条件下Ⅱ型呼吸衰竭。 |
Step3. 根据PaCO2判断呼吸性 Step4。根据HCO3-判断代谢性 | PaCO2↑,原发呼酸 PaCO2↓,原发呼碱 | HCO3-↓,AB=SB,代酸; HCO3-↑,AB=SB,代碱。 HCO3-↓、AB<SB,呼碱。 HCO3-↑、AB>SB,呼酸。 |
Step4.根据BE判断代谢性 | BE负值↑,代酸;BE正值↑,代碱 | |
Step5.看酸碱失衡的代偿 | 代偿规律:PaCO2、HCO3-任何一个变量的原发变化可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同向代偿性变化(继发),若二者变化方向相反则为混合性酸碱失衡,若二者变化方向相同,可以使用预计代偿公式计算;原发失衡变化大于代偿性变化,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酸碱失衡的代偿有一定限度。 |
预计代偿公式
七、血气与临床不符合常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