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t*C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是Sg,其饱和溶液密度为d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向足量饱和溶液中加入m g无水硫酸铜,或蒸发掉n g水后恢复到t*C,均能获得w g胆矾晶体,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c=dS/160(S 100) mol/L
B, S=16w/(9w 25n) g
C, m=nS/100 g
D, w=2500S/(9S—1600) g
例2,在t*C时,向x g 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 g KNO3或蒸发掉b g水,恢复到t*C,溶液达到饱和,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在t*C时,溶解度为100a/b g.
B,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5a/(a b),则有x=2b.
C,在t*C时,所配得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a/(a b).
D,若将原溶液蒸发掉2b g 的水,恢复到原温度,能析2a g 硝酸钾晶体.
例3,20*C时,将某R的溶液蒸发掉10g水,恢复到20*C,需要在剩余溶液中加入6gR(无水),溶液即达到饱和,若将原盐溶液蒸发掉30g水,则只需要加入1gR(无水)就可以在20*C达到饱和,则20*C时的溶解度为:
A 20g B 25g C 30g D 35g
以上三道例题,第一道题稍微复杂,因为涉及到含水的晶体. 后两道几乎一样。但就解题技巧来看,它们都可用同一种方法轻松解题!
那就是_———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加减饱和溶液后仍得饱和溶液!
以例1看,先设它刚开始x 饱和溶液。可得到这样的两个式子:
1,x g饱和 m g溶质—w g晶体=a g饱和
2, x g饱和—n g溶剂—w g晶体=b g饱和
这两个式子,同一式内可以转换,即可有1得:
x g饱和-- a g饱和= w g晶体-- m g溶质.
化学意思就是w g晶体中除去m g的硫酸铜即可达到饱和状态。同理,2也可如此;1 2两式还可以相加减,如1减2得:
m g溶质 n g溶剂= a g饱和-- b g饱和
化学含义就是m g硫酸铜溶解在n g水中就得此时的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