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居
因此,官话区的人不经训练,是读不准入声字的。但这对于绝大多数山西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晋语区的人们日常说话,几乎每一句都会有入声调,并有喉塞韵尾,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也正是因为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除晋南27个县市外),以及毗连的内蒙古中西部黄河以东、陕西省北部、河北省西部、河南省黄河以北等地区的方言保留了入声,所以在1985年的时候,这些地区的方言被定义为“晋语”,并从北方官话中划分出来、独立成区,由次方言升格为一级方言。
古代典籍《说文解字》
那么,“入声”究竟是什么呢?对此,学界争论较多。
有的学者说它是古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上、去、入)之一,但又不像其他声调那样以音高作为声学依据,而是以短促为其主要特征。
有的学者说它不是一种声调,而是由于音长较短及收音之不同,这一点与其他三声是不一样的,即所谓的“入声非声”。
也有学者说它有韵和调两种内涵,两种入声“形影不离”。
这种过于专业的学术性解释,对于普通读者来讲,实在是不好理解,琢磨半天也弄不懂到底说了个啥。
山西民俗:闹社火
弄不懂没关系,咱们只要把握住入声的两个主要特征、知道怎么读就可以了:一是发音短促,二是塞音结尾。正如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所云:“入声者直而促。”明朝释真空和尚《篇韵贯珠集•玉钥匙歌诀》亦云:“入声短促急收藏。”这个“急收藏”,就是指“塞音结尾”。
由于入声的发音急促且短、激昂有力,尾声似乎被吃掉了,像爆炒豆子叭叭作响。所以,也有人把入声叫“爆破音”,就是声门紧闭,造成对气流的阻塞,在连续的语音中,形成一瞬间声音的突然静止,或突然爆发。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少文人喜欢用入声做韵脚,使得作品读起来更加铿锵有力。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岳飞的《满江红》,几乎所有句子的末尾都用短促的入声字[-t]作韵,很好地抒发了作者极度悲愤的情感。
岳飞塑像
山西历史上出过许多大诗人,如白居易、柳宗元、王之涣、王昌龄、温庭筠、元好问、王维、王勃、卢纶,王翰……“元曲四大家”中有三位是山西人:关汉卿、白朴、郑光祖。
这些大文豪的诗作,入声作韵,随处可见。今天,我们用晋语去读,古香古色的入声字使这些古诗词大放异彩。
在今天,南方地区的吴语、粤语、赣语、闽语等方言还保留着入声,江淮官话、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也保留入声。但是在北方地区,只有山西及毗连地区的晋方言区保留入声。
“叾”字什么意思“叾”字,其实是个讹字,也就是错别字,其正确写法应该是“口”(这个字电脑上不显示,具体字形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