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叾”字的正体
南朝梁顾野王《玉篇》云:“都谷切,音笃。俗䐁字。尾下窍也。”是说“口”字(字形见上图)的读音为“都谷切”(古代的反切注音法),读作“笃”,是“豚”字的俗写,意思是肛门。
北宋官修字书《广韵》亦云:“䐁,丁木切。尾下窍也。或作㞘,俗作口(字形见上图)。”这里的“丁木切”,是说“䐁”字读音为“笃”。
口(字形见上图),从口从尸。尸,甲骨文像屈膝而坐的人形。口,即“尾下窍”。“尸”与“口”形成合体字,则表明“人体尾下窍”,即肛门。
“尸”字的演变
叾,从了从口。“了”当是由“尸”的甲、金文或篆文字形“口”(这个字电脑上显示不出来,字形见下图)讹变而来,也就是说,“了”形似“口”,因而,讹变成“叾”。
小篆“尸”
“口”(字形见本小节第一张图)“䐁”二字,一俗一正,最早见于《玉篇》,当为两汉魏晋时的用字;到了北宋,《广韵》又收录了一个介于口(字形见本小节第一张图片)与䐁的“㞘”字;到了辽代,僧人行均《龙龛手鉴》也收录了一个与“㞘”形近的“口”字(这个字电脑上显示不出来,字形见下图),并解释说:“口(字形见下图),俗。口(字形见本小节第一张图),今。”
“口”字(字形见本小节第一张图),在《玉篇》时代是俗字,到《龙龛手鉴》时代,就变成了今字,也就是正字,且又另造出一个俗字“口”(字形见下图)。
“䐁”字的异写
那么,什么是正俗字呢?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序”,人伦是这样,文字也是这样,也是有“尊卑”之分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正俗字,又称为正写和俗写。
正字为尊,是较符合造字原意、在社会上层通行的字体;俗字为卑,是在下层社会流行、且字形不合规范的字体,多为民间为书写方便,减省或变化笔划,甚至借用别字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