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洛神赋,洛神赋为什么被评价为第一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0 05:50:37

曹植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文学家,和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合称“三曹”。谢灵运更是对曹植有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极高评价。《洛神赋》是曹植的代表作,也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洛神赋》写的是曹植在洛水河畔遇到了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并且和女神产生了一段人神之恋。对于水女神倾国倾城的容貌,《洛神赋》是这样描写的:“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同时文中抒发了自己对洛水女神的爱慕之情,《洛神赋》中写到:“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以及由于人神殊途这段感情最终无疾而终,洛神最终怅然离去。《洛神赋》中写到:“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为什么要写洛神赋,洛神赋为什么被评价为第一(1)

对于《洛神赋》的意义,不少人认为是曹植爱慕自己的嫂子甄氏而不得,假托洛神之名而撰写,甚至有人认为《洛神赋》别名《感甄赋》,由此而杜撰了一个甄氏与曹植情投意合,但无奈嫁给了曹丕之后遭到陷害郁郁而终,曹植对甄氏一直追思难忘,因此写了《洛神赋》来缅怀甄氏的故事。然而,《洛神赋》真的是曹植悼念自己嫂子甄氏的作品么?下面我们来解析曹植《洛神赋》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要写洛神赋,洛神赋为什么被评价为第一(2)

一、表达报效国家,辅佐君王的宏愿

《洛神赋》表面上写的是和洛神相会,其实这是一种“香草美人”的隐喻,通过描写自己和洛神相会,实则寄托了曹植希望报效国家,为君王效力的愿望。香草美人的写作手法首创自屈原,在屈原的《离*》中,大篇幅地描写杜若,香兰等香草和自己与天上神女的邂逅,实则以此寄托希望找到了一个明君,并且以此隐喻自己的高尚品格,不愿意和小人们同流合污的想法。何焯在《义门读*·文选》中评价《洛神赋》:“植既不得于君,因济洛川作为此赋,托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具体可见《洛神赋》中“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一句,表面上写的是洛神思念爱慕之人,实则是曹植本人借着洛神之口,表达希望辅佐自己的哥哥曹丕的愿望。

为什么要写洛神赋,洛神赋为什么被评价为第一(3)

早在李善认为《洛神赋》是“感甄”的说法提出来之后,就有不少同时代和后世的文学家提出了驳议。朱乾在《乐府正义》中就严词批评了曹植爱慕甄氏的荒谬:“按《文选·洛神赋》注载子建感甄事,极为荒谬……然则《洛神》一赋,乃其悲君臣之道否,哀骨肉之分离,托为神人永绝之词,潜处太阴,寄心君王,贞女之死靡他,忠臣有死无贰之志,小说家附会“感甄”,李善不知而误采之,不独污前人之行,亦且污后人之口。”魏文帝曹丕自从受禅即位,改年号为魏之后,对于曹氏宗亲子弟就多有防范。尤其是曹操在世之时,曹植因为才思敏捷一直深得曹操喜爱,甚至曹操一度想把魏王世子之位让曹植来当。在曹丕即位之后,曹植便长期受到打压,在这样一种曹丕严加防范的情况下,倘若曹植真的和自己的嫂子甄氏有什么,曹植是不太可能在曹丕掌权之后还得以保留性命。

为什么要写洛神赋,洛神赋为什么被评价为第一(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