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潘庆舲怎么样,潘庆翻译的瓦尔登湖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0 13:49:26

《瓦尔登湖:人与自然和美共处的赞歌》

瓦尔登湖潘庆舲怎么样,潘庆翻译的瓦尔登湖(1)

碎花封面的《瓦尔登湖》

这两天在看作家出版社出版,由潘庆舲先生翻译的《瓦尔登湖》。确切的说才看完本书的翻译家潘庆舲先生写的关于此书的序章--《瓦尔登湖:人与自然和美共处的赞歌》。

序章部分,潘庆舲先生介绍了《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的生平情况,梭罗完成《瓦尔登湖》的来源始末,该部作品梭罗使用的修辞手法、包含的大体内容,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对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意义等等。

短短数页纸的介绍,让对梭罗并不熟悉的我,也开始了解他写作的初衷与该书成文的始末;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潘庆舲先生信手拈来的原文引用,深入剖析《瓦尔登湖》的内容解析,既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梭罗的文章内涵,又从中看出潘庆舲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瓦尔登湖潘庆舲怎么样,潘庆翻译的瓦尔登湖(2)

梭罗的简介

实际上,对于作家梭罗,我至今还不是特别了解。但在潘庆舲先生的介绍下,我了解到:

梭罗会创作《瓦尔登湖》,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梭罗从小生活在风景如画的美国康科德镇,喜好与自然、与动物相处,是其进行生态文学创作的源头;他酷爱观察、思考、写下了大量的日记,奠定了写作的基础;他跟随爱默生研究哲学,同时撰写了超验主义的文章,充实了对超验主义哲学的理解。

梭罗力求将自己相信的哲理付诸实践,崇尚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认为人其实只要满足基本的需求就能更从容的面对生活。同时,他又不仅仅是一个超脱了尘世纷扰的哲学家,他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文化提出了不少积极性的批评和建议,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有独特的见解,且致力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够接受并包容不同人对事物不一样的理解。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不愤世嫉俗,始终推崇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瓦尔登湖》一开始并不是一部作品,而只是梭罗对乡民们作出的演讲。结合乡民们的反馈、自我对自然、哲学、政治等文化的理解后,梭罗历经5载,反复增补、修改,才将其独自居住在瓦尔登湖畔2年有余,共计18篇散文形成了一部文学作品。

瓦尔登湖潘庆舲怎么样,潘庆翻译的瓦尔登湖(3)

翻译潘庆舲序篇

不记得是谁说过,“翻译是对作品的再一次创作”。

每一个翻译家对被翻译作品的理解都各有不同,看不同翻译家翻译的作品也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理解。

潘庆舲先生的《瓦尔登湖:人与自然和美共处的赞歌》,让我对梭罗的作品充满了期待,也让我对他的翻译充满了期待。

《省俭有方》:梭罗名录之我见(一)

《省俭有方》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的第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梭罗独居在瓦尔登湖畔小木屋之时的背景,建木屋的过程、材料,他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与看法等等。

坦白说,我一度很奇怪这篇文章为什么题目是《省俭有方》,因为在我看来这概括不了整篇文章中表达的内涵,而只是体现了文中一部分段落中梭罗对待物质的态度,也或许这是翻译家的意译?不得而知。

尽管在看的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犯了对作家简单一句话、直白的描写却非要深究出道理或者背后蕴意的毛病,也有过不认可却又忍不住深思的地方,还有过至今疑惑不解不知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的时候。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梭罗在这篇文章中的好多词句,堪称名言名录,值得再三咀嚼。

下面,摘抄一些我认为好的词句,供观者一同研读;同时,也辅以自己的浅显、天马行空理解,供观者参考,期待与观者探讨:

1.其实,不管哪本书,说到底,都是第一人称在说这说那,不过我们往往把它给忘了。

2.我还要求每一个作家,迟早都能朴实无华、真心实意地写自己的生活。

3.至于我的其他读者,他们会接受他们认为适合的那些部分。

这些词句,出现在文章的第二段中。当我看到的时候,感觉颇对胃口。

码字至今,我写的文章,都是以自身的真实感受为主,从自己的角度来写,暂时还到不了站在生命中除我之外的其他人的角度,去形象、生动描绘他人感知的人与事,更甚至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至始至终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生活。

同时,我目前做到的只是真心实意写自己的生活,可惜文字还达不到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朴实无华的程度,尚忍不住卖弄文采,有时候会用华丽辞藻堆砌文章。或许只能慢慢写,也慢慢悟吧。

对于我的读者而言,当我的文章触动了他们的内心,他们可能就喜欢并接受;对文章无感,必然是触动不到他们的内心,也并不合适,自然也不会接受。有时候也会为关注度少而郁闷,不过,每个人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无法强求每个人都喜欢你、接纳你。很多时候,抱着“和而不同”的想法去认知生活种种,也挺好。

4.因为这些家产来得容易,但要舍弃却很难,乃是他们的不幸

5.劳动的人没得闲暇休息,使身体得以日渐复原。他无法保持最洒脱的人际关系,他的劳动到了市场上就不免贬值。

梭罗的小木屋附近,住着很多继承了大片农庄却并不富裕的邻居。梭罗既钦佩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勤勤恳恳的劳作,又为他们甘于物质的桎梏、不思挣脱而痛心疾首。

于我而言,从上面那些话语,我想到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甚至于社会中未宣之于口却众所周知的一些阶层或者进化论思想:

直白的说,勤恳工作的劳动者是最底层的最辛苦的回报却可能是最小的一类人,往上一层也许是所谓的蓝领,靠技术吃饭,很多时候不用直接劳作,会运用一些脑力;再往上一层,则是按部就班的白领,靠脑子里积攒的知识提供给公司、家庭、社会,换取自身生活的条件,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价值;最高层的是处于顶端的控制人物,引领国家、社会发展方向,一个决定可以影响不计其数人的生活。

总说超越一个阶层很难,尤其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简直可以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以后的人生。虽然听上去有一种宿命的论调,忽视了后天的奋斗与努力等种种因素,但现在却越来越觉得,每一行每一业的人存在都有其原因,不可轻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谓之“适者生存”很残酷,却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然,也必有看的清楚明白,并兢兢业业最终超脱的,可是,你走出了一个圈子,实际上融入了另外一个圈子,焉知彼圈比此圈好,焉知放弃的就是值得的?

所以,永远不要轻看任何人的存在意义,永远不要为自己所看到的人或事轻易下定论,毕竟,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最知晓,个中感触也因人而异。

6.我们天性中最优秀的品质,好似水果外皮的粉霜,只有精心加以呵护才保得住

7.良心最最坏的还是你成为你自己的奴隶监工

8.公众舆论只是一个软弱无力的暴君。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这决定了,或者换句话说,指明了他的命运

9.所谓听天由命,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绝望

10.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一种特征。

你如何看待自己?这是我们在面试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哪怕曾身为帝王的武则天,尚不能给自己的人生下一个确切的结论,遑论常人。

自己,是永远看不清自己的。你的好与坏,善与恶,藏在内心深处,有时候只有自己知道,有时候在莫名的时期忽然又爆发出自己也预料不到的力量。

也许可以做到的,只是在遵守现有社会规则的时候,保持住内心的清明,呵护优秀的品质,做自己个性与情绪的主人,同时,永远不要对自己说放弃,任自己肆意沉沦。

11.摒弃我们的偏见,从来不算为时太晚

12.任何一种思考方式或者行为方式,不管它有多么古老,如无确证都是不可信的

13.老年人未必都能胜任年轻人的导师,因为老年人一生中获益也不见得比失去的更多

14.如果说我有什么自以为有价值的经验,我一定会想,这可是我的贤师们都还没有说过的呢

15.一代人抛弃上一代的劳绩,就像抛弃搁浅了的船。

有色眼镜,代沟,偏见,有时候可以等同理解为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者另外一类人的误解。

因为人有千千万,思想必也有千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片面想法,就轻易决定对另外一个人或事的态度。一旦心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想法,就很难抛弃这种想法带来的情绪上和心理上的影响,从而难以产生客观的看法。

不过,也并不是让你不要相信一个人或一类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或思想。不管外人是善意还是恶意,即使是一样的事情,相似的状况,他人的建议终究是出自他人,你可以参考,但终究要根据自我的判断作出最后的决定。

就像对古代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轻易下论调,也不全然抛弃。就算是碰到没有可参照经验的人或事又如何,何妨做第一人,为后人留下经验或教训呢。

16.有些东西在某些人的圈子里,确实是生命的必需品,但换了一个圈子,却仅仅成了奢侈品,要是再换一个圈子,则完全成了未知之物。

这句话,写的很直白,乍一看也很简单,可等我反复思量,却觉得回味无穷。

对我来说,这句话中的“必需品”与“奢侈品”实际上可以替代生命中存在的很多,譬如物质需求,譬如感情需求。不单是这二者具体指代的内容,还包括了这二者在每个人生命中的轻重程度,以及因着程度不同带来的不同结果。

同时,“圈子”,也可以做广义、宽泛理解,既可以指现实存在的某个相同爱好相同职业等形成的圈子,也可以指社会中无形之中产生的各种圈子,还可以理解为过去、现在、未来的空间理论等等。

再结合后文中梭罗根据他的生活,他的理解展开的大篇幅详细讲解,虽然与我的理解略有出入,却也从现实的角度让我加深了对这句话的认识。

17.人的各种能量从来还没有被估量过,我们也不应该根据任何先例来判断人的能量,尝试过的事委实太少了

18.宇宙间形形色色的宿或宫中,有多少相聚很远的不同物种,却会在同一个时刻思考同一个事物!如同我们的各种体制一样,大自然和人生也是形形色色的

19.我们应该在一个钟头里经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时代:是的,经历所有时代中所有的世界

20.既然从一个中心可以画出好多好多半径来,生活方式一样也有好多好多的

21.有一个人将想象的事实归纳为自己所理解的事实时,我敢预言说,所有的人最终都会在那个基础上打造他们的生活。

我一向认同人的大脑或者说人的思想是无穷的,是神奇而不可具体描绘的。

正如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很可能就是大千世界中极小的一个存在。谁敢保证玄幻小说中描述的我们这个世界只是大千世界的微小部分是虚假的,谁又能够确定世界上不存在重生、穿越、神与鬼等神奇现象呢?

就像电视上演的古代电视剧,明知是虚构的、想象的,但在那里面认真饰演的演员投入的情绪是真的,你接收的思想、感知的道理是真的,甚至演示的社会环境、民俗风情也可能是真的。没有真实经历就不能全然否定事物的存在,就算真的经历过,一个人的经历也不能代表客观、全面的存在。

倘若社会真的存在所有时代、所有世界,的确是一件光想象就觉得精彩纷呈的事情。而倘若一个人坚定自己的所想,持之以恒践行,又有什么不可能成为现实呢?

就让我抱着幻想,期待吧。

《省俭有方》:梭罗名录之我见(二)

继续来看梭罗《瓦尔登湖》的第一篇文章《省俭有方》。此处摘取的名录,围绕着生命的意义在于物质还是精神的追求而来:

22.古代哲学家,从外表看,他们比谁都穷。从内心看,他们比谁都富

23.做一个哲学家,不仅要有奥博的思想,乃至于建立一个学派,而且还要热爱智慧,按照智慧的要求,过一种简朴、独立、豁达大度与富有信心的生活

24.大学问家和大思想家的成功,通常都是侍臣式的成功

25.一个人既然做了哲学家,岂能没有比别人更好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生命的能量呢?

我对哲学家、学问家、思想家都不熟悉,对梭罗的这段文字大部分认同。

诚然,大部分对生命有追求的人,他们因着自己内心的执着,对外在的物质生活要求不高,换句话说,这类人之所以不那么在意物质的富余或贫乏,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已被生命本质或意义填充的饱满,也就没多余的心思讲究其他。但我想,这应当只是大部分人的常态,而是否包括所有人,就未必了。

成为一个哲学家,想来他们的人生理念与普通人还是有差距的,就像处于深宅的人与着眼于天下之人的区别,也可能是只为着生活蝇营狗苟与看到生命本质之人的区别。这样的区别实际上用语言形容显得很苍白,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想来,人世间的学问也是一通百通的,对一件事看到了本质,对其他事想必也会有所领悟。就如同小说中学习武功一样,参透了一种武功,对其他的功夫也触类旁通,很快就能掌握。这也是为什么做什么事看透本质比只看表面更重要的原因。

“侍臣式”,这个词听起来就不是褒义的。结合上下文,可理解为梭罗是将其与哲学家做对比,认为大学问家、大思想家的形成是随波逐流、盲从于君主的意愿、难以顶天立地;而哲学家则是居于时代前列,看到了生命本质,找寻到了生命的热量。

然而我却觉得这样理解有失偏颇,也许可以理解为梭罗的自贬--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是一个思想家、学问家,而且很多时候为了凸显某个理论,他会刻意将言语修饰的尖锐、偏激。只不过,我终究更认同对待思想、理念要具有包容万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之心态。

26.人既然那么牢牢地在大地上扎了根,为什么就不能同样恰如其分地升高到天空中去呢?

人既然存活于这世间,实际上不应该局限于某种规定或规则,应当对自己的人生有独特的追求,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就如陈胜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最本质的追求,既然生而为人,自然可以对生活发挥更具创造性的作用。

27.我主要是向那些心怀不满的人说话,他们原本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但他们老是徒然地诉苦说自己命运不济……在我心目中还有一种人,他们看上去很富,实际上却是各类人当中最穷的人,他们尽管攒下了一点破铜烂铁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就这么拿金银给他们自己打造了一副镣铐

28.人们赞赏并被认为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罢了。我们为何要夸大一种生活,而贬低另一种生活呢?

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执拗于自己遭遇,却不思改变,不接受他人善意劝解的人,多说也无益啊。

而那些心迷于尘世诱惑,超脱不了*的人,是无奈沉沦还是自得其乐,不是当事人,无法体会个中滋味,旁人不是他,也不知他们之乐。到底是沉浮于物质,还是执着于信仰,你无法判定哪一种生活更好,也许唯一可衡量的标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都甘愿、不悔而已。

29.人们要是被剥去了衣服,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保住各自相对的身份地位,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

“衣服”,在这里,不光可以理解为起保暖、遮羞、装扮等作用的服饰,还可以延伸为一个人在外所表现的个性、荣誉、地位等无形资产。

一个人赤条条来到人世,无所遮挡,本来是一件纯然的事情。但随之融入社会,就必然要接受社会的规则束缚--小到穿衣打扮,大到道德良心,均如同衣服一般保护着自己,也束缚着自己。倘若这些束缚全部消失,会觉得赤裸裸现于世,感觉被看穿会羞耻会忐忑不安,可或许这样呈现的自我,反而最接近真我。

30.巴黎的猴子戴上了一顶旅行帽,全美国的猴子便群起效仿

31.越过时空间距后,不免彼此嘲笑对方身上化装舞会似的服饰,每一代人都在嘲笑旧的时尚,同时又在虔诚地紧追新的时尚……唯有以严肃的眼光凝视穿衣人的真诚生活,方能抑制住嘲笑并对人们所穿的衣服肃然起敬。

“时尚”是什么?想必把历史的长针倒回个几十上百年,这个词还没出现呢。人们追求的到底是时尚本身,还是虚荣亦或盲从呢?而这样的追求,停下脚步,认真思考,真的有必要吗?

当我们翻看过去的照片,还常常会评论过去的服饰多么老土,却忘记结合过去的时代、曾经的故事去全面理解、综合看待,毕竟服饰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取暖的工具,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过去的历史。更何况,服饰是外物,并不能代表人本身--以物取人,实在没必要。

32.每个人都想有个家,一个温暖的或者舒适的地方,先是生理上的温暖,然后才是感情上的温暖。

不管是什么人,想来都希望有一个可以容纳身心放松的港湾。“家”,代表的不只是一个住所,更多的是追求心灵层面上的舒适与安全感。

33.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尽管一直被人轻视,但是决不能就这么着被去掉。

我对经济学一直不了解,却发现它实际上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看了奇葩说,听薛兆丰讲经济学,忽然才现在这个在我看来很深奥的科学,居然也可以这么简单有趣。想来,这也是不了解才产生的一种偏见,的确不应该轻视。

34.文明使人类生活条件获得真正的改善……虽然只是聪明的人使他们的有利条件得到改善。

究竟是文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还是滞后了人类的追求?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转折的时间节点,一个选择就奠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向。倘使按照梭罗崇尚简朴的理论,在远古时代,只着简单的服饰、吃简单的事物,不是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吗?如果没有文明带来的诸多理念、文化、改变,是不是人类反而会更执着于灵魂层面的修炼,而不是陷于物质的桎梏?

《省俭有方》:梭罗名录之我见(三)

《省俭有方》的名录,目前已摘取了我认为经典文段的三分之二。这一次,梭罗在思考生命意义之时,不忘着眼于现实,就自己亲手建造的房屋作出了详细的描绘:

35.所谓物价,其实就是我称之为生命的那部分,必须在交换时支付,要么立即支付,要么以后支付

36.拥有多余财产,最大的好处就是储存资金,以防未来不时之需。

这里的“物价”应该不单单指现在理解的市场对某物的价格。

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市价,所以除却基本生活支出外,富余的财产可以储存起来,以应对未来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生命的价值,如果想要得到就要付出,不存在不劳而获的事情,即使现在看似不需要支付,但未来也必定有需要付出的时候。

37.他们为了保存文明种族,使文明种族臻于完善,就给文明人的生活设计了一套制度,这无疑是为我们的利益着想,无奈个人的生活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损害。

现代社会已慢慢形成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则、道德、法律,虽然没有人强迫所有人必须要遵守,但人类显然已经习惯被束缚。可并不是众人认可的就是正确的,一旦有特立独行的、紧跟内心行走的人,就会面临不被大众接纳,甚至于被社会排斥、被安上莫须有罪名的情况。实际上,大众遵循的就完全是对的吗?个人独立坚持的就是错的吗?

38.他凭借娴熟的技巧,用细如发丝的套索设置一个陷阱,捕捉舒适和独立的生活,不料他一转身,自己的一条腿反而掉进了陷阱。

善泳者溺,善骑者堕,不踏实上进,只一味算计的善谋者想来也不会有好下场。

39.文明虽然一直使我们的房子得到改善,但它并没有使住在房子里头的人同样得到改善。文明打造了一座座皇宫,但要打造贵族和国王,可不是那么容易。

40.一个常常显示文明的存在的国家里,绝大多数居民的生活状况,可能不至于降低到如同野蛮人的生活状况那样,这就大错特错了。

我想起了所谓的“土豪”--他们获得了财富,也渐渐拥有了地位,然而并不代表就因此融入了文明社会,使自身的文化素养得以相匹配。贵族,很多时候不光因为他们的地位、财富,更重要的是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这些魅力往往需要几代的养尊处优、文化熏陶等因素形成。

文明,有时候是表面,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暗地里的阴森黑暗有可能难以想象;文明有时候也具有局限性,一个地方表露出的文明,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都这般,更多时候存在有贫富差距或文化差异,而之所以两极分化,是社会或者阶层的需要。

41.贪图奢侈,挥霍成性,正是骄奢淫逸之徒开创新时尚,众百姓趋之若鹜,唯恐落人之后。

是人就有贪图享受、追寻美丽的天性。无论是什么样的流行和时尚,只要有一个人领头,就会引发一群人的迎合,哪怕有些人明明不认可流行或时尚的内涵,也阻挡不了众人的吹捧和奉行。只不过,盲从真的有必要吗?那些所谓的流行和时尚,真的有值得推崇的价值吗?在所有人都疯狂追寻的时候,冷静看待的人才令人钦佩。

42.文明人无非是一个更有经验、更加聪明的野蛮人罢了。

如果说野蛮人只有基本的生存智慧,只看得到面前的饱暖,直接而粗鲁;那么文明人就是野蛮人的升级版,着眼于未来,学会了掩饰,遮盖了真实。孰优孰劣?是好是坏?获得了一些,想来也必失去了一些。

43.所谓建筑学上的美,乃是从内部逐渐向外部形成的,是迎合了居住者的各种需要和性格,因为只有居住者才是独一无二的建筑师。

的确,房子的设计各有特色,比起他人的设计装修,由自己亲自打造的,才是最适合的。不光因为它融入了心血、投入了时间,还因为自己打造的才是最契合内心需求的。

44.你要是感到绝望时或者对生活非常冷漠时,不妨从你脚下抓起一把泥土,给你房子涂成黄土色。

如果你陷入某个境地产生了绝望等不良情绪,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心神沉浸到另外一件事中去重新点燃生命的热情。房子,这时候就不只是指代房子,而是你从低谷爬起之后,亲手创造的传奇。

《省俭有方》:梭罗名录之我见(四)

《省俭有方》这篇文章,今次暂摘取名录完毕,也粗陋发表感触完毕,与诸君共赏:

45.最花钱的东西,断断乎不是学生最需要的东西。

46.学生得到了他所垂涎不止的闲暇和休息,就经常逃避人人必不可缺的任何劳动,得到一种可耻而无益的空闲,而唯有这种空闲结出硕果的经历,偏偏没有学到。

47.他们不应该拿生活当作游戏,或者仅仅拿生活来研究一番,而同时在这场昂贵的游戏中还要这个社会大家庭供养他们。他们应该自始至终认真地取得生活的体验。

的确,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花销大的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急需的东西,而习惯了一日三餐去食堂、习惯了平时不需要做家务、习惯了只沉浸在专业知识、小说、电视、电影的世界,一旦毕业,就觉得与社会格格不入。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人的常态,还是有很多人利用在学校的时光掌握了很多有益的知识,且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只不过,大部分人,在学校学的更多的是脱离生活的理论知识,或者沉溺于虚拟世界中不可自拔,只有脱离了这样的环境,真正走出、融入社会,才开始有所成长。我们的教育,这一方面的确是一个缺失。

49.最快的旅游者是安步当车的人。

50.单独出行的人今天说走就走,而结伴旅行却要等到别人准备就绪,也许还得等上老长时间才能上路。

多少人心里羡慕、嘴上说着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又因为这那的原因而不了了之。我庆幸自己除了码字之外,已经找到了另外一个爱好--旅行。也曾经说走就走,因为没有计划、随性而行,会感觉比完善的计划更容易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更多的时候,是计划周全,或报团或自由行,因能够享受到旅行的乐趣,方式就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旅行自然有一个人旅行的好处,只是年龄越大知道的事越多胆子就越小,现在的我反而很少选择一个人出远门旅行,为了安全也为了内心更充实,更愿意选择结伴而行。至于结伴而行,需要根据同行者的情况作出对时间、地点等内容的调整,也是人之常情。既然选择了同行的方式,自然就要接纳因此带来的各种变化。

51.耗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去挣钱,为了享受最不宝贵的时间里那一点儿可疑的自由。

我想起了一则“放羊的人”故事:

有个人看到一个人悠闲地躺在山坡放羊,就问他为什么不出去外面挣钱。放羊的人问为什么要出去挣钱?那个人说出去挣钱是为了买更好的东西,做更多的事情,最后可以悠闲的享受人生。然后,放羊的人说--那你以为我现在在干吗?

这则故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方面,放羊的人目光短浅,即使他认为自己在享受人生,但毕竟只局限在一个固定的环境,没有去外面的世界经历诸多精彩,难免有“坐井观天”的情况;可另一个方面来说,放羊的人其实很睿智,他明确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因此比之一般人更超脱、潇洒。

个中体会,因人而异。

于我而言,我有自知之明,喜欢看小说、码字,喜欢旅行,享受悠闲,所以势必成为不了一个事业心强、财富地位均能让人仰望的人,也不愿意有限的人生陷于挣钱、奋斗这些事情中。而每个人的人生,到底要怎么过,只有自己才知道。分得清自己人生中在意事情的轻重程度,就能够明确未来的路怎么走。

52.我能随着自己的悟性行事,而悟性却是瞬息万变呢。

53.一颗单纯的独立的心灵不会听从任何王孙公子的旨意去干苦活。

我一直认为,此生能过得随心、自在,就很满足了。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也慢慢发现,心或者说脑海中的念头,是会发生改变的,也无法衡定某个确定的不变的念头。不过,想来,无论心思如何变幻,做选择的当下心中甘愿、无悔,就足够了。

现在的社会,阶级的划分变得薄弱,人人已经习惯了平等的概念,所以,当我看古代的小说时,虽然理解古代阶级的存在,却一直难以真正认可一个人心甘情愿的效忠于另外一个人。想来,任何一个心有傲气,身有傲骨的,独立的,有尊严的人,都不会愿意抛弃一切为另外一个人卖命。

54.人们免不了经常挨饿,不是因为短缺必需品,而是因为缺乏奢侈品。

梭罗宣扬简单、质朴的生活。他认为,人可以像牛马一样,只要有填饱肚子的植物,也照样健康。因此,挨饿的人们,有时候缺乏的并不是基本的必需的食物,反而是对食物有了更高的要求,才宁愿挨饿,那时候更美味加工更复杂价钱更昂贵的食物就成为了奢侈品。

当然,这句话放在和平年代的当下来说,可以理解。但如果放在战乱纷飞、食物紧缺的时期,人们挨饿的因素必然不是因为对更精致可口食物的追求,而纯粹是生存条件恶劣、无法果腹而已。

55.人这种动物,与别的动物相比,更能适应各种各样的气候和环境。

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人类统治地球的原因,不仅在于拥有智慧,还因为有极其优秀的适应力、创造力、模仿力等因素。(这感触,总感觉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56.人死了,不外乎复归尘土罢了。

我很认可这句话--人死了,就尘归尘,土归土,一干二净了。然而,理解是一回事,可真正面对死亡降临,能做到理智、不害怕、无执念、看得清放得下,才更令人钦佩。

57.打短工的人最独立不羁,特别是短工这个职业,一年里头只要三四十天,就可以养活自己了。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形下,或者两个志趣相投的夫妻,是可以从事这样自由的职业。一年中只努力一段时间,挣得满足基本温饱的钱财,然后做一些别的感兴趣的事情,想象一下,的确很美好。

58.我倒是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各不相同的人越多越好……也许我们在预定期间到达不了我们的港口,可是我们断断乎不会偏离正确的航线。

越来越赞同“和而不同”的处世观,能够看到梭罗也有这样的想法,真好。

人之一生,因着各人个性不同,际遇不同,命运也截然不同。有的人明确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走,分叉路口视而不见,也许很快就到达想抵达的彼岸;有的人则对未来没有具体的目标,随遇而安,碰到分叉路口,走不同的路就有不同的结果,可无论怎么样的选择带去什么样的结果,想来都是顺了彼时选择的心意。

也有在尘埃落定之后,后悔当年没有走另外一条分叉路口的情形;也有在慢慢行走的人生中,与曾经熟悉因为选择不同道路而变得陌生,最后甚至擦肩而过成为过路人的情形。再回忆,也许会后悔不迭,也许会恍然若失,只不过,人生终究只有这一次,如何过才是最好,无法明确,所能确定的唯有顺从心意罢了。

59.与其说服别人相信合用一堵墙的好处,你还不如自己动手造房。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求人不如求己,历来是国人尊崇的美德。不过有时候呢,未必是自己做不到,而是一个人过日子和一群人或两个人过日子终究不一样。

60.如果说一个人有信心,那他不论到哪儿都会跟同样有信心的人合作;如果说他没有信心,那他就会像世界上其他的人一样,继续过自己的日子,不管他跟什么人作伴。

俗话说“心态决定命运”,倘若自己没有信心,就算给再好的条件、再多人辅助,也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而如若自己有信心,即使前路荆棘密布,也会踏着泥泞之路、披荆斩棘,笑着摘取荆棘丛中的花朵一路前行。

61.“做好事”,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职业……行善走了味,那才是奇臭难闻……有哪个慈善大会真心实意地提议过,给我或者像我这样的人做点好事……你务必给穷人给需要的帮助。

慈善事业,几乎成为了有一定地位和财富之人的标配。定然有真正行善的人,他们不求名,不求利,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行善;也有那为了获得慈善荣誉的人,唱出了慈善的大名,背后却吝于出手,打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

我也幻想过和梭罗一样的想法--用比较法来说,我也是需要接受帮助的,怎么没人提议给我或者像我这样的人做点好事呢?然则,这毕竟是一个念头而已,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财富、地位才是最可靠的,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想来我也不会纯粹接受,反而会质疑背后的目的。

况且,真正的慈善,钱财都是次要,给接受帮助的人最迫切需要的才合适,往长远来看,更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62.我们应该广泛施与人们的是我们的勇气,不是我们的绝望;是我们的健康和舒适,不是我们的病恙,而且还要小心莫让疾病通过感染四处蔓延。

最触动人心的,是处于人生最艰难的境地中,依旧能够看到或者给别人带去--一束依旧开的灿烂的花,一个鼓舞人心的笑容,一首积极向上的歌,同时,珍惜或者尽可能成为一直陪伴的人。

63.救起溺水的人,系好你的鞋带。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莫忘记保重自身的安全。

64.唯有柏树,不为时间所限,四季常青,所以叫做自由。

自由的定义很难确切表达--当下的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职业、伴侣、生活,相对过去的人而言,我们是自由的,可是,因着责任、义务,我们也很难轻易挣脱束缚,这么一看我们又不是自由的。

或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内心的几度挣扎、洗礼,依旧不改变,依然执着的,就能改变身边之人的看法,就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由?

写在最后的感触

梭罗的《省俭有方》看完了,或者说是我在地铁上下班途中陆陆续续看完,又根据做出的笔记,重新整理归纳完毕了。然而,纵然经过了一遍阅读、一遍浏览,并结合自己生活、感触的思考,我依旧难以对这篇文章形成一个全面的认知。

这篇文章,从前后文段表达意思的不同,我猜测是梭罗几经修改,经过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慨最终融合,为着方便对周围的人宣传理念或者方便记录而放在了一篇文章中。

坦白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很难全面概括文章的内容,梭罗在自身理念、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理解、教育、慈善、健康等等方面,都提到了很多见解,有些我深以为然,有些我认为他为了宣传的效果或者不同的理念有些偏激,有些夹杂了诸多不同文化深觉晦涩难懂。

作为一个文学上的无名小卒,我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可能显得肤浅、片面、不自量力,但这并不影响我愿意将这篇文章乃至这本书好好阅读,深深思考,细细琢磨。想来,被称之为世界名著,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也值得多次研读,且与众人分享。

《省俭有方》思维导图一览


瓦尔登湖潘庆舲怎么样,潘庆翻译的瓦尔登湖(4)

《省俭有方》思维导图

最近学到一个掌握学习的新技巧--思维导图。

其实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早有耳闻,却一直没实践。借着这个契机,把有众多琐碎知识点的梭罗的《瓦尔登湖》之《省俭有方》再次整理归纳了一遍,虽然还是没能完整、细致把握,好歹有胜于无,能够更好理解这篇文章。

我将这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乡友们的生活”、“生活必需品”、“评价文明”、“如何打发生活”,其中心思想,我更愿意是篇首部分的那段话--【在这本书里,第一人称”我“将是一大特色,我还要求每一个作家,迟早都能朴实无华、真心实意地写自己的生活】。

其实这样简单的甚至是粗略的归纳不能囊括这篇文章所有内容,实在是这篇文章涉及太多不同的知识:从梭罗和乡友们的现实生活,到梭罗由此产生的各种联想感触,再到梭罗由现实生活上升到哲学角度对各类学科、理念的见解等等。只能说,今天的思维导图是提供给大家我的看书思路而已。

最后,文字版思维导图归纳如下,供观者共享:

1 乡友们的生活

1.1 赞扬其勤恳劳作品质,同情其被压迫的现状,对其生活无更高追求则恨铁不成钢

1.2 从其生活、理念引申对自我生活、追求乃至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

1.3 从住处、生活方式剖析阶级存在缘由

2 生活必需品

2.1 最大必需品是食物、保暖

2.2 次要必需品是基础的工具,如开垦的刀斧、照明的灯、精神食粮书籍等

2.3 其余属于奢侈品,使人类舒适却有碍人类进步--攒下的金银,是打造的镣铐

2.4 引申对哲学家的评论:奥博思想 智慧要求 追求生命热量

2.5 对发展为必需品的住处,讲解历史,结合典故表露理念,分析其社会地位

3 评价文明

3.1 改善了生活,却没能改造与文明匹配的人类

3.2 表面显示出的文明,并不能掩盖底下的野蛮肮脏

3.3 发展的同时实际导致不必要的骄奢盛行

3.4 以自我试验,证明文明人只是更有经验更聪明的野蛮人

4 如何打发生活

4.1 追求大自然的本色,体会生命的馈赠

4.2 自我指派工作,维护邻里安全,维持环境美好

4.3 延展出对成功生活的看法,对经商手段的分析,对财富、物质、潮流的嘲讽与担忧

4.4 自我试验的过程展示--打造住处、家具、环境,引申对建筑学、教育、旅行、经济学、慈善事业等事物的看法

《我的住地;我的生活探索》:平淡生活的不凡之处

梭罗安家在瓦尔登湖畔之后,对于自己居住的地方相当满意,这满意的程度一方面来源于瓦尔登湖畔美丽的风景,活泼的动物,另外一方面还来源于他对自我实现更高人生追求的内心满足:

当他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屋中,有着“不管我坐在哪里,我都可以过日子,那里的风景因此还会为我熠熠生辉”的自信;即使条件简陋、经济不富裕,也认为“我因此发现自己一直手头从容,这么做无损我的贫穷,还留住了那里的风景”。

在他眼中,“霍尔维尔乡间住宅的真正魅力,是它全然遁世隐退之胜地”。他在这里,砍掉树身中空的苹果树,铲掉新长出的白桦树,让耕作的植物自由发展,认为越是放的下来,就越是富有,让它们活的自由自在,就能够带来预期得到的最丰美的收成。

对他的乡邻们,他“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而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啼唱”,只为了唤醒他们沉睡不醒的心灵。

他放开心胸感知瓦尔登湖畔的一切:那里的风,发出时断时续的音调,永不停歇地吹拂;那里的鸟儿们与他比邻而居,画眉、田雀、夜莺等鸣禽时常吟唱扣人心弦的小夜曲;那里的雾气在太阳出来时,像幽灵似的悄无声息四处旁逸;那里的湖水与天成一色,浑然天成的容易误认为处于独立空间。他的生活和大自然一样简朴纯真,一旦接受瓦尔登湖畔早晨发出的令人愉快的邀请,心中就有了一个黎明,并因此意识到清醒就是真正活着。

视野虽窄,但梭罗从无逼仄之感,他想象的骏马有任意驰骋的天地,处于小屋这样一个遁世之地,意识到所在的地方就是宇宙万物中的一隅。当他选择到树林环抱的瓦尔登湖畔生活,就希望不再只是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而是有目的地生活,深入地生活,汲取生活中的全部精髓。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不应该过得匆忙,不应当浪费生命。当人们沉浸在生活的基本事实为多如牛毛的实例应用而忽略早已了如指掌的原则,就已经生活在世界那个深不可测的黑洞里,现实就成为了虚玄幻象。

最后,他呼吁顺应自我的观念生活,渴求事务的真相,用智力剖开万物的奥秘,追寻闪烁着阳光的现实,让时间成为供人垂钓的溪流,用从容和聪明去将伟大而优秀的事物永久而绝对的存在。

所居之处简陋,生活条件简朴,反而让梭罗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地思考人生。就好像一个人的阅历能够在一个人的眼神中有所体现一样,梭罗的思想在他写下的文字中有具体的展现。于我而言,看完这篇文章,除却一开始产生的文章思路起伏好大,联想好丰富想法后,之后就全然被他笔下的风景、传达的领悟所吸引。

想来,经典作品即如此吧,每一次观看必然有不同感悟,值得再三研读琢磨。

《阅读》,架起通过黑暗无知深渊的拱桥

几乎每一个成名的或不成名的作家,都爱阅读。或者即使他们不喜欢阅读,但必然读过诸多书籍或精专某一本书、某一类书,对阅读和书本的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梭罗,亦不例外。

在《阅读》一文中,他将自己对阅读的理解诠释的非常详细,认为应当将精神食粮的地位抬的更高,也呼吁更多的人架起一座通过黑暗无知深渊的知识拱桥,而不是一味的将诸多金钱和精力放在肉体的需求上。

他的一些见解我非常赞同。譬如:

读好书,就是说,要读实至名归的理想的书,这是一种高尚的锻炼,这种累得读者筋疲力尽的锻炼,超过当今世上的任何运动锻炼。

的确如此。碰到一本好书,你整个心神会为之吸引,恨不得投入书中的世界,与书中的人物开展一段故事,或者在书本蕴含的知识海洋徜徉,浑然不知所处。而往往这样的专心致志,会让你忽略现实,一旦回归,精神上满足,生理上多少会有点疲乏。

书本是经过审慎思考后写出来,所以阅读原著如同写作原著一样,务求审慎、含蓄。

我倒是还没到这么高的境界。不过我认为,每一本书都有灵魂,从它独立成书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原创者,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开始传达其本身存在的意义。

每一个人能从书本中学到什么,学到多少,因人而异。就好像小说中的武功秘籍一般,即使摆放在所有人面前,真正琢磨出精髓,练就的人很少,即使练成了,招式或许一样,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同。

作家需要更宁静的生活,他是向着人类的心智说话,向着任何时代一切能理解他的人说话。

忘记从哪里看到的,说一个女人要成为一个作家,比一个男人成为作家更难。首先,这个女人需要有富裕的物质条件;其次,她不需要为了家庭成员或其他琐事费心;最后,她应该有自己单独的不受打扰的一套房子供写作之用。

当时的我看到那段话,简直是嗤之以鼻。然而现在再细细思索,发现也有一定的道理。大部分女人,并不是写不出好文章,而是因为生命中太多事占据心力,使得她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创作。但这也不是绝对,很多时候,生命中出现的那些分散你精力的事情,是困难,也是挑战。经历过困难和挑战的人,反而更能写出深入人心的好作品。

实际上,我更赞同也更佩服另外一类人:这类人的生活、环境、条件可能有着各种困难,可她心里装着另外一个宁静的世界,现实中的这些困难和挫折不但没能压垮她,反而让她在跨越之后越来越优秀,再大的折磨也影响不了她平静如水的内心。

延伸到我们自己的生活,诱惑那么多,吵闹那么多,与其苦苦寻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如修炼自己的内心,再喧嚣的环境下,也能专注于某事,直到抵达物我两忘之境。

书面文字是圣物中的精品,它是最贴近生活本身的艺术作品,从生活本身的话语中脱颖而出,古代人思想的象征也变成了现代人的言语。书是世界的珍宝,各个国家都可以世代相传。

翻阅历史的时候,常常看到某个国家或时代的崩塌导致书本的遗失。直到现在,遗失在历史长河的珍品已不知有多少。人们往往对书本的认知并没有那么高,一旦发生意外,愿意紧急携带的,更多的是金钱或物质上的其他东西,甚至在面对危险时第一个抛弃的也是书本。

我无法评价消失在历史长河的那些破坏文化和书本的人究竟是怎么样的心理,我也无法预知自己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对书本和文化是怎么样的态度。只不过,我却明白,人这一生如此短暂,真正能够流传千古的是平时可能不怎么注意保护的文字,还有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伟大诗人作品的水平,只是像众人观望星辰,至多是从星象学的角度,而不是从天文学的角度去观察研究。

换言之,我们看到作品,很多时候只是从一个角度或几个角度去评价,但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全方位的对一部作品进行细致的研究学习。

一个人刚刚读过一本也许是最好的英文书,可他能寻摸到几个可以一起对这本书交谈交谈的人吗?他寻摸不到一个可以聊聊的人,就只好对它保持沉默了。

这是存在已久的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追求和喜好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如能够幸运的巧合的对某事产生共同的关注,从而发生思想上的碰撞,想来彼此都能够获益匪浅。这,或许就是现在各种兴趣小组产生的原因?

一本书既能解释我们的奇迹,又能向我们揭示新的奇迹,这本书也许就是为我们而存在的。目前好多说不出来的事情,我们也许会发现在别处已经给说出来了。

这句话,一方面是自我对书本蕴含内容的认同和共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是自我与创作者乃至经历过类似事情的其他人的心灵碰撞;最后,还可以理解为,“书中自有黄金屋”,当你遇到困惑、不解,遇到不曾碰到的事情时,不妨从书本中找寻答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我们花在肉体的食粮或者肉体的病患上的钱,要比花在精神食粮上的钱多得多。

虽然,现在的社会,已经形成了知识付费的概念,但大多数的人,还没能够真正的把精神食粮的价值、比重,与我们肉体需要的食粮持平或接近。就以我来做比喻,我目前的消费,更多的是将钱花在食物、交通、养生、护肤,可花在学习上的钱,更多是看重免费的,或者即使有消费,也还不到每个月总体消费的十分之一。

同时,梭罗的某些见解我有不一样的理解,比如:

我在工作之余读过一两本浅显的谈旅行的书,后来我自己都脸红了,我不禁反躬自问,此时此刻,我究竟置身在何方。

一开始,我看到这段话,第一个反应是不赞同,正如上文中提及,我认为每一本书都是有其独立灵魂的,且我并不认为谈旅行的书就是浅显的,就是没有价值应当感到脸红的。后来,我再深入思索,发现或许我理解过于狭隘了。

也许梭罗的本意是尽管他读的谈旅行的书在内容和意义上来说是浅显的,但套在他过往的经历中,他的生活显得过于匮乏,使得他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已经不知道置身在何处了。

最后,结合我个人的理解来说:

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去理解一段话,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多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这样的阅读和思考方式,一方面使自己的思想不那么局限,从而获得更多不同感触;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更深层次的接近原创者的思维,甚至与有相同感触的人产生共鸣。想必,这就是阅读的有趣地方之一。

不过,目前的感想终究是一家之言,倘使能有同样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一起探讨,彼此收获,加深理解,想来更令人兴趣盎然。

《闻籁》:自然界的声音原来这么有趣

一向认为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风景。所以,与不同的人接触的越多,感受的越多,越发感觉生活很美好。譬如梭罗的《闻籁》,原来在他心里,在他耳中,自然界的声音这么有趣:

瓦尔登湖潘庆舲怎么样,潘庆翻译的瓦尔登湖(5)

《闻籁》一

在那里,干家务活是一件令人愉快的消遣。地板脏了,一股脑儿搬出到屋外的草地上,床和床架码成一堆,地上洒一把水,撒一些白沙,用扫帚擦洗干净;全部家当在草地上,有太阳映照,有微风吹拂,有小鸟嬉戏,连草地上的花朵、藤蔓似乎也习惯了家当的存在,开始考虑转化形态。

在那里,娇嫩的花朵肆意生长,灿烂辉煌。沙樱宛如伞状,五月底缀满了花朵,入秋后又垂着沉甸甸的樱桃;漆树在屋子周围疯长,才一季度就把砌好的矮墙拱起来了。有时候,它们长的迅速,树杈不堪重负,忽然咔擦一声,鲜嫩的树枝就冷不丁的坠落了;8月份的浆果,吸引了满山遍野的野蜜蜂,连天空也染上了鲜艳的天鹅绒般深红色。

在那里,鸟儿自由驰骋,整个天空都是它们飞翔的舞台。鹰总是在空地盘旋,野鸭子一个劲儿疾飞或者闲不住地落在枝头叫唤;鱼鹰倏忽飞过,啄了一圈涟漪,叼走了一条鱼;水貂悄无声息出现,逮住了一只青蛙;芦苇鸟飞落,莎草也被压弯了。

在那里,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噪音也不可避免。火车头的汽笛声穿过树林,好像一只盘旋在农夫院子上空的苍鹰在尖声叫唤;又像是一匹不知疲倦的火驹整天飞驰,连子夜时分,也能听到它的铁蹄声和哼哧哼哧不服的喷气声。

在那里,浮躁不安的商人们把棉花、布匹、丝毛织品、图书、食物通过火车运送到各个地点;他们遵守着火车规定的时间,连在里面说话和思想的节奏,似乎都带上了电流的氛围;仿照铁路方式办事,更成为口头禅。

在那里,躁动的世界随着火车远离,留下了喧嚣过后的孤寂。

这时候,在顺风时刻,可以听到柔和悦耳的钟声,回荡在旷野上,俨然是自然的旋律;在树林上空,这种旋律又平添了一种颤动的声响,好似松针拨动琴弦,恍若林中仙子低吟。这时候,牛的哞叫声唤回了外出工作的人们,吟游在山谷间,分外安详;夜莺开始唱起夜祷曲,三四只一起鸣叫,独唱、和声浑然天成。

夜深之后,叫枭像哭丧妇一样发出肃穆的墓畔校区,哀鸣、凄叫的仿佛那就是音乐饱含泪水的阴暗面;猫头鹰的小夜曲,它的嚎叫让梭罗觉得一切健康的勇敢的思想都已坏疽,一个人的心灵达到了胶凝似的发霉变质阶段;牛蛙则像是冥顽不灵的古代酒鬼和纵酒欢闹之徒的精灵,依然不知悔改,在冥河般的湖上放声轮唱。

终于,天亮了。野公鸡嘹亮的啼唱,母鸡咕咕欢叫填补空档。当野公鸡在枝头打鸣,声音那么清脆而嘹亮,方圆几公里之内,大地为之震响,把别的鸟儿微弱的鸣叫声也淹没了,它会使整个国家都出于戒备状态。

瓦尔登湖潘庆舲怎么样,潘庆翻译的瓦尔登湖(6)

《闻籁》二

梭罗说,他舍不得把眼前美好的时光风险给任何工作,喜欢给自己的生活留有更多空间。

我亦如此。

保持对未知生活探索的好奇心,保持对美好生命感知的包容心,就会发现,其实人生处处有风景,处处皆风景--与诸君共勉。

《离群索居》与《来客》:如何平衡独处与社交

梭罗在瓦尔登湖居住的时候,很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能够静静的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并从中收获良多;但同时,他也并不排斥社交,甚至会主动关心时事,发表对时局的看法。在独处与社交之间,他用文字表述了他是如何平衡二者关系的。

在与自己独处的时光中,梭罗和享受:

他的视域全被树林包围,感觉有自己的太阳、月亮、星星,还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在这里,他与大自然默默来往,在屋子周围每一个声音和每一个景点中,都有一种无穷无尽和难以表述的友情,感受到了一种支援他的气氛。

他认为独处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并且在思考和工作的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由此联想到人类居住的地球,充其量也只是宇宙中小小的一个点;从自我来说,某种程度上自己的一部分存在及批评,实际上属于旁观者,恍若虚构的一件想象力的作品。

当然,自己独处久了,偶尔也会认为社交活动有时候往往没什么价值。因为在社交中,自己会不得不同意一套规则,也就是所谓的礼仪和礼貌,为了各自的会晤和睦,总要稍微收敛自己的个性和喜好,避免公开发生冲突。

那怎么样找到独处与社交的平衡呢?

首先,要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念。要知道,在大自然中不论任何场合,都能跟最温柔、最天真、最鼓舞人的朋友结交,甚至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忧郁的人结交。从每一个不同的人身上,都可以学习到东西。

其次,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朋友。也许有的朋友不能理解你的生活方式,甚至在你的住所肆意捣乱;也许因为分离,导致你和朋友相隔很远,使自己退隐到了孤独的汪洋大海深处;也许你的条件与朋友相差很大,有时候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

但就像国与国之间必须有合适的、宽阔的、中立的天然边界一样,两个人挨得太近,彼此的涟漪就会给搅乱。所以,你可以乐呵呵的看待朋友们的打闹,或者干脆加入一并耍玩;你也可以通过距离筛选出真正的朋友,就像河流汇合入大海,最终将最优良的沉积物聚集在周围;而以生活条件来评价互相的关系,本就过于浅薄,毕竟你的声誉好不好,并不取决于你是否请客吃饭。

最后,把一切交给时间。放宽心,缓缓来,慢慢认识自己,慢慢认识他人,也慢慢让独处与社交达到平衡。

就如我一个人住,闲暇时光,或旅游,或跳舞,或码字,或看书看电视看小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在。时日久了,有时候会感觉不习惯和他人一起生活,因为挨得近了,必然存在选择和舍弃,忍耐和包容;有时候也会感觉孤独,会感觉自己和社会格格不入,会莫名其妙生出厌世、烦躁、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的情绪。

想要改变,想要调节,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通过社交,通过与他人在工作、生活的共处,最终实现独处与社交的平衡。

《种豆》:农事曾经是神圣的艺术

当我看《瓦尔登湖》越久,越为这本书被奉为经典而感慨。就像做菜越简单,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厨艺水平一样,一件越平常的事,在梭罗的笔下却往往焕发出别样的滋味,实在令人敬佩。

比如种豆,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纯属区区小事。可梭罗却*格外投入:

他在种豆子的时候,感觉眷恋着大地,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在锄地的时候挖掘出一些箭头,进而联想到曾经有一个已经消失了的民族曾经在这里定居;他会选择在晨露未消前尽可能把所有活儿做完,并因此感觉与植物的亲昵之情;他不在乎旁人的品头论足,只一心一意按照自己的设想种植。当观光客把种豆子这件事与一路上所见过的庄稼扯高嗓门比较,梭罗不以为忤,反而从中意识到自己在农业界中的地位。

种植豆子积攒的经验描绘的格外形象,照着做估计真能得到一个好结果:

比如除草,豆子中的杂草,得揪住它,往上拔,然后把根须翻转过来在烈日下暴晒,不能让根须在阴凉处,否则它翻个身竖立起来,过不了两天就又长得碧绿起来。比如种豆,首先要注意提防虫害,没出苗的空档要注意补种;接着要注意提防田鼠,地头没遮没挡的,娇嫩的叶子和卷须很快就会被吃光;最要紧的是要躲开霜冻,尽量早点收割,否则豆子就没法卖个好价钱了。

种植豆子的时光格外的安静、漫长,梭罗在这期间甚至产生哲学的思考:

恍若庄生晓梦迷蝴蝶一般,种植时间久了,梭罗感觉锄的不再是豆子,锄豆子的也不再是自己;鹰翱翔在天际,似乎也化作了他思想的化身。当他依靠着锄头休息,天籁美景不管在哪个地头都能听得到、看得见,如画一般镌刻在心头,成为生命无穷乐趣的一部分。

而俗话说的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梭罗虽然播种的是真实的农作物--豆子,可他内心更希望播种诸如诚实、真理、简朴、纯真这类种子:

他发现很多时候播种的美德的种子,通通被虫子吃光了,或者说丧失了它们的活力,所以没有抽芽生根。在古时候,农事曾经是一种神圣的艺术,农夫通过节庆日、祈祷、耕牛展示大会、感恩节等追溯农事的神圣起源。然而现在引诱农夫的,却是酬金和酒宴了。

这样的问题梭罗并未说出解决的具体方案,反而用另外一种思路启发了读者的思考:

他说,真正的农夫犯不着焦灼不安,真正的农夫每天完成自己的劳动,并不要求地里产出的成品一股脑儿归农夫所有。农夫心里想的是,他奉献出的不仅是他第一个果子,而且还有他的最后一个果子。

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梭罗是借着“种豆”的亲身体验,对当下面临的社会环境做出了一个表态:

他将会像一个真正的农夫一样,为一直关心的事务,奉献他的一切,并以此为荣。


本系列写于2018年12月-2019年4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