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之道,圣道而已。儒曰至诚,道曰金丹,释曰真空,要皆太虚一气,贯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圣人独探其原,造其极,与天地虚圆无二,是以成为圣人。
能刚能柔,可圆可方,无形状可拟,无声臭可拘,所由神灵变化其妙无穷,有不可得而窥测者。若皆自然天然,本来特事,处圣不增,处凡不减。
即等而下之,鸟兽草木之微,亦莫不与圣人同此一气、同此一理。试观汪洋大海,水至难测者。然而一海所涵水也,一勺所容亦无非水。太虚之气,亦犹海水一般。天地、圣贤、人物,虽纷纭错杂,万有不齐,而其受气成形之初,同此一气。除此以外,另无生气,亦别无生理,所争者,姿禀之各殊耳。
孟子曰,尧舜与人同;又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诚确论也。无如世风日下,民俗益偷;大道虽属平常,而人多以诡怪离奇目之。所以儒益非儒,释益非释,道益非道矣。若不指出根源,抉破窍妙,恐大道愈晦而不彰,人心愈坏而难治——势必至与鸟兽草木同群,而圣贤直等诸弁髦,大道益危如累卵,虚悬天壤,无人能任斯文之责矣。
恭逢盛世,天下平安,适遇名山道友,谈玄说妙。予窃听之,实非空谈者流,徒来口耳之用,因得与于其际。群尊予以师席,故日夜讲论”道德”一经,以为修身立德之证,不觉连篇累牍。第其瑕疵迭见,殊难质诸高明。
然亦有与太上微意偶合处,不无小补于世。众友请付剞厥,公诸天下后世。予于此注,实多抱愧,不敢自欺欺人。无奈众友念切,始诺其请。兹刊刻肇始,予故弁数言于篇首,以叙此注之由来如此。
光绪十年孟冬月谷旦元吉黄裳自序
为了达到语言连贯生动,译文并非原文逐字逐句翻译,只是翻译大意。
以下是译文:
三教之道,归根结底,乃是探寻圣道之路。儒家以至诚为本,道家追求金丹之道,佛家则讲究真空之境。然而,这些道路都源自那太虚一气,它贯通天地,流淌于万物之间,是宇宙之根本。唯有圣人能洞悉其源,达至极致,与天地之虚圆完美融合,因此被称作圣人。
这太虚一气,变幻无常,可刚可柔,可圆可方。它无形无相,无声无息,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神奇变化。这种自然天成的存在,超越了凡尘俗世的束缚,既存在于圣境之中,也弥漫于凡尘之间。
即便是微小的鸟兽草木,也与圣人共享这一气的滋养、这一理的启迪。犹如那深邃的汪洋大海,虽然水深难测,但无论是一望无际的海面,还是一勺之水,都蕴含着水的本质。太虚之气亦是如此,它弥漫于天地之间,贯穿于圣贤、人物的生命之中。尽管万物形态各异,纷繁复杂,但在受气成形之初,都是同享这一气的滋养。人们所争的只是各自的资质和禀赋不同罢了。
孟子曾言:“尧舜与人同”,又道:“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实则道出了人与万物的共通之处,以及人与圣贤的微妙差异。然而,随着世风的日下,人心不古,大道日渐被诡怪离奇之说所遮蔽。儒家、佛家、道家之真谛被曲解,失去了原有的本真。
有幸的是,在这盛世之中,天下太平。我得以与名山道友相聚,共同探讨玄妙之道。他们的谈论并非空泛之谈,而是深入探索道之真谛,我得以参与其中。他们尊我为师,我于是日夜沉浸于《道德经》的讲论之中,将其作为修身立德的指引。不知不觉间,已积累了许多感悟和心得。
虽然我的解读仍有瑕疵,不足之处难以呈现给高明之士,但在其中也不乏与太上的微言大义相契合之处,或许能对世人有所启示和帮助,众位道友鼓励我将其整理付梓以飨天下后世。对于此注我实感抱愧不敢自欺欺人然而在众位道友的殷切期望下我终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现在刊刻即将开始我在此写几句话放在篇首以叙述此注的由来。
(译文结束)
黄元吉真人注释的《道德经讲义》(也有称道德经真义)一书,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道学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赅,体用咸宜。尤以其融儒入道,而能凿空无痕;因道弘儒,而能浑全一体。明道修德,可端天下之风尚;养心养气,足正成世之人心。本人道以明仙道,字字金科玉律;体圣学以阐玄学,言言口诀心传。深入浅出,亲切平实。以之为用,可以明心见性,可以入圣登真,可以明哲处世,可以治国平天下。可藏可守,仕隐咸宜。被认为是最接近老子原意的注本,是历代《道德经》注本里面最好的版本之一。
黄元吉真人开创的学派特色,注重入世修行,在尘出尘;强调明心见性,以道家为主导,融三教精华于一身;他以"中"为特色,由有形之"中"入手,最后深入无形之"中",贯彻儒家"中庸"之道,与中华民族"中和"之精神相契合;其践行步骤:先学道,后悟道,再得道,最终成道,步步有验,真实而平常,的确是实证大道之康庄门径,中华民族之独有绝学! 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先生十分推崇乐育堂的丹法,自称是黄元吉真人的"私淑弟子"。
有喜欢的同学,关注一下,大家共学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