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9至16小节是主题的第一次变奏。
在前4小节中,旋律并未改动,而左手的伴奏织体以连续的切分节奏出现,中声部还增加了一条副旋律,节奏变得更紧凑,给人一种不安和紧迫的感觉。
后4小节中,旋律音区提高了八度,并变为和弦织体,音色更加明亮,伴奏变为柔和的分解和弦音型,增添了旋律的流动感。
汪立三先生巧妙地运用变奏手法,丰富了原始主题的表达方式,并使其在音乐中得以发展和演绎。他通过变化音域、和声、节奏等元素以及增加副旋律的处理方式,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丰富的音乐层次和情感变化。
第二次变奏出现在第17至24小节。在这段中,左手承担起主旋律的演奏,这个旋律是由主题旋律经过变化而来的,由两个乐句构成,并运用了激进的创作手法,使旋律呈现出矛盾的冲突并富于动感。
同时,在右手的伴奏声部中,每两组十六分音符的第一个音形成了一条副旋律,与主题旋律相呼应。
接下来,调式和调性不断变化,包括d羽、g羽、c羽、be羽调。
从第33小节开始,旋律出现了四个声部,第二拍还出现了一个不协和的小二度音程,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起伏和焦虑不安的情绪,音乐也随之进入高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