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永州4月17日消息(记者杨清 实习生贺雨婷)日前,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塔峰镇学林农场的紫云英已初步挂籽,稻田里成片的紫云英即将转化为绿肥,将“颜值”转变为实用价值,给土壤注入“营养”,田野间,一幅粮仓满、天下安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别小瞧这小小的紫云英,它盛开时可观赏,挂籽后压入稻田里更是水稻肥沃的秘密养料。”看着田野里的紫云英,塔峰镇种粮大户黄学林兴奋地说。紫云英又名草籽花,是一种天然的有机肥料,能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在我国南方农田生态系统中对维持农田氮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眼下正值春耕时节,种植大户黄学林趁着晴好天气准备进行绿肥翻耕还田工作,一大早,他开着翻耕机将农田里的土块打碎、来回翻耕,随后紫云英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被作为绿肥翻耕拌入土层,为稻田注入“营养”。
紫云英成熟挂果阶段(央广网发 潘有娣 摄)
今年是黄学林种植紫云英的第6年,说起紫云英这种绿肥的好处,种植大户黄学林最有体会。他介绍道,“紫云英一般是在晚稻收割之后,直接把它的种子撒到农田里,等来年4月份盛花期转挂籽阶段的时候,就进行翻压耕田,这样既改善了土壤,也增加和更新了土壤中的有机质。由于其根部具有强大的固氮作用,来年翻压耕田化作绿肥后,早稻每亩能少用复合肥15公斤至20公斤,同时每亩早稻产量能从之前的400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每亩可节本增收约300元到400元。随着土地肥力的提升,种出来的水稻品质也变得更好,大米米质更加软糯、米香味也更加浓郁。”
种粮大户黄学林在进行绿肥翻耕还田工作(央广网发 向磊 摄)
近年来,蓝山县在有力推进粮食稳产增收增效工作,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通过稳步扩大紫云英等绿肥种植规模,将草籽化作绿肥,逐步探索“高标准农田 绿肥种植”模式,把以前小而零散的“巴掌田”“斗笠田”优化为高产稳产的现代化“整田”“良田”,充分调动了种植大户种植绿肥的积极性,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土地变成保墒、保土、保肥的大良田。这样不仅能持续提高土地肥力、节约生产成本,还能实现全年水稻增产丰收、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双提升,为实现“藏粮于地”沃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蓝山县种植水稻总面积稳定在28.76万亩,水稻总产量在12.1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