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履告诉我们的道理,郑人买履这个故事告诉了什么道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1 07:28:05

近日,无臂男子坐地铁被要求出示残疾证事件引发舆论哗然,各方自说自话,纷纷扰扰。这里我们不妨从此入手,再次品读一下“郑人买履”的故事,就别有一番滋味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我们先来看看郑人的操作,第一步,先用“度”即尺子量足的大小。第二步,准备携带“度”前往市场买鞋。结果,“忘持度”而返。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开篇点题,用了“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可见,这个“郑人买履”的故事是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不切实际问题的。

于是,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郑人是个大傻帽,明明有脚,试一下不就行了。还要搞把尺子,真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但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很多细节性问题未能得到解答。细思极恐啊。

第一,“度”是法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具有标准性,是客观的,天下通用(当然,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事,但是对当时的各国内部而言也是统一的,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履”是按照“度”做的。古今一理,看看当前就知道,鞋子是按照标准尺码来做的。即使要按照“一人一鞋”的个性化、人性化来处理也难以实现。一是虽然宏观上看个人脚丫子大体相似,但微观上肯定是“千人千脚”,如何实现量化生产;二是即使能够搞,还面临人家的脚是否愿意让你量的问题,毕竟这牵扯到个人隐私吗。

这样,一个问题出来现了:生产供给标准化和消费需求个性化的矛盾。

于是,郑人选择了大众认可的“度”,而放弃了自己的“脚”。以此说来,郑人也是受害者,替我辈承受了千古的非议。

但是,话说回来。郑人也犯了一个错误,而这一点刚好被韩非子抓住。俗语就讲:馍馍大了不出笼。可见,这个“足”在变,也是有一定度的。这就是常识,歌德就讲“常识是人类的守护神”。

所以,无臂男子在要求出示残疾证时,才舞动着残缺的双臂悲呼:“这个情况不能足以证明我是残疾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