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门两侧朱色大柱子上,一副楹联娓娓道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如入宝山莫空手;不在恶之小不在善之大,只从心地探源头。”
这“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源自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有一天,司马氏的爪牙钟会耀武扬威地到嵇康(就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家来看他,正巧遇上嵇康和好友在自家门前打铁,一向耿直的嵇康,竟不屑于抬起头来跟钟会打个招呼。直到半小时后钟会自觉无趣起身准备离开时,嵇康才冷冷地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意思是说,我知道你是奉了主子的命才来这里察看的,你们是听到了什么流言蜚语才跑来,又是在这里看到了些什么呢?钟会心里很生气,却装作很平静地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意思是说,我听到了我听到的东西来的,我看见了我看见的东西离开的。这两个人都厉害,算得上是针尖对麦芒。
钟会从此恨透了嵇康,关键时刻不给嵇康说好话,向司马昭进谗言说“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促使司马氏下决心*死了嵇康。
在这方面,同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就显得圆滑些,他见司马昭视众多名士为政敌,讲他们*死,担心自己也会落得同样的命运,就整日喝酒喝得稀里糊涂,好像全然不关心世事。一旦司马昭想要招惹他,他就会大醉一场,醉到六十天“不省人事”,搞得司马昭拿他没办法。
这“如入宝山莫空手”,出自元代杂剧家杨显之的《酷寒亭》楔子:“正是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说的是有权不使,就像是进入聚藏宝物的山却两手空空地回来一样。后来,“如入宝山空手回 ”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虽然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毫无所得。
佛教的解说,又有所不同,说人来到人世间就好像进到宝山里,可是不修炼,就好像人没有手一样,走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这与佛家的四大皆空相吻合。
从对这句话的解释来看,道家似乎更积极一些。
“不在恶之小不在善之大”,出自刘备去世前留给儿子刘禅遗诏中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做,也不能因为坏事情小就去做。 小善积累多了,就成了谋利天下的大善;小恶积积起来,就成了祸国殃民的大恶。
你看,不过是一副楹联而已,暗含的玄关竟如此之多,令人拍掌叫绝!
从殿门进到院子里,才发现方才林海亭的那个黛色歇山顶,和老玉皇宫院子里的这些建筑群的飞檐翘角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老玉皇宫里的宫殿,大多是多层重檐或三檐歇山顶。顶部被黛瓦覆盖山花和收山处露出朱红色的斗拱木梁,屋脊上的各种脊兽装饰,或吻兽、或垂兽、或仙人走兽,一应栩栩如生。飞檐翘角重重复复,如鹰翅燕翼般飞向空中,或隐匿于林中,加上周围依山而建的高高低低的平台院落,还有玲珑剔透的假山秀石……这哪里像一座道家宫观啊,分明就是一个皇家花园嘛!
这样漂亮的地方,招来很多美院学生,有的站在院墙外,有的坐在假山边,有的站在石台上……有的一头扎在画板上聚精会神地画着,有的站坐在那里仔细揣摩着,也有踱来踱去寻找好的视角的……
我不会画画,只好看看那些楹联和摩崖石刻,但见一块岩石一侧刻着“乾坤一望”四个朱红色大字,书法独特。走到近处仔细看了说明牌,知这几个字是那个曾经辅佐朱元璋成就帝业开创明朝、被世人喻为诸葛亮转世的刘伯温的大作。
据说在明洪武年间,位居御史中丞的刘伯温奉旨巡査浙江时在杭州游览西湖,登盞云嶺到老玉皇官仿友论道。见山容委婉,陂陀迤避,慈云洞幽,殿宇肃穆。远眺钱江浩瀚之形似青龙逶迤而來,近望西湖波光潋滟,雷峰塔、三潭印月、苏堤、白堤……孤山远影风光秀丽,便想起宋相司马光之诗:“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头上。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归一望”,遂意气风发,挥笔泼墨写下这“乾坤一望”四字,赠与宫中道长,道长又聘工刻与老玉皇宫前这右侧石壁上,以供后人瞻仰。
这件事幸好被记载在《武林石刻记》上,不然也有可能就被时光湮没了。
院子里的凌云殿,果然负山势而上,直插到云霄里去了。
还有一个月老殿,听说是杭州所有宗教场所里唯一的一个月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