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工业学院(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省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试点转型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教育部"AI 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试点学校、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由新西兰路易.艾黎于1942年建立的培黎工艺学校,1958年改建为举办中等专业教育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与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5所中专合并组建了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升格为兰州工业学院。
截至2022年6月,学校现有兰州七里河校区、兰州新区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84.18亩,校舍建筑面积82.48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3.28万册,电子书籍96.41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1亿元;设有15个教学单位,开设普通本科专业36个;有教职工763人,专任教师521人;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一万余人。
历史沿革兰州工业学校
1940年,学院前身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开始筹建。
1942年,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隶属于原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领导。
1944年,学院西迁至甘肃省山丹县,改名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
1951年,改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划归西北石油管理局领导,属中专性质。
1953年,划归西北石油钻探局领导,学院迁址兰州安宁区十里店邱家湾,改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
1956年,石油部决定,将学院交由兰州炼油厂筹建处直接领导,学院更名为“兰州石油技工学校”。
1957年,石油部决定,广州石油机械安装技工学校并入学校。
1958年,改为中等专业性质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
1960年,甘肃省机械局决定,将中专教育与中技教育分离,并迁往兰州市七里河区民乐路66号兰州电机厂内继续办学。经省有关部门和省机械局协调和批准,学院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崔家大滩施工建校,由于正值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到1960年下半年全部停工,所建项目均未竣工,土地移交兰州市园林局。
1961年,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
1962年,将原机械、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局管理的邮电学校合并为甘肃省工业学校。
1964年,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同意,甘肃省工业学校办学主体正式迁往甘肃工业大学(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办学。
1965年,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和兰州市人民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地区征用土地,作为学院建设用地。
1966年底至1967年初,学院陆续搬迁到新校址办学,开始了学院发展的新阶段。
1969年,学院撤校办厂,更名为兰州第一机床厂。
1974年,学院在经历了四年多的“撤校办厂”后恢复办校,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85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复函同意兰州工业学校改建为兰州工业专科学校并呈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同年招收2个专业80名专科生。
1992年,学院被省教委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之一,在199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又被列为重点发展院校之一。
1993年,学院被确定为甘肃省招生并轨试点院校。
1994年开始,学校实行“并轨招生”,当年招生600人,在校学生人数达1300多人,比1989年增长了16倍。
从2003年开始,学院负责实施“甘肃省国家双边协议项目”。2003年,学院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良好,在全国26所参评院校中名列第10位。也是全国首批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院校之一。
2004年、2008年甘肃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先后两次对学校升本工作进行了考察评估。
2010年,学校扩建项目被省发改委核准,南校区建设和征地工作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
2011年12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学校升本工作进行考察评估。
2012年1月,在沈阳召开的第六届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与会专家表决同意在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设置兰州工业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兰州工业学院。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组建兰州工业学院的通知》。
2012年6月28日,学校举行揭牌暨70周年校庆庆典日活动。
2015年5月,兰州工业学院牵头建设的"甘肃机械装备先进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5年7月,被甘肃省教育厅列为甘肃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2017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
2018年,入选教育部"AI 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试点学校,获批成为省内首个组建人工智能学院的学校。
2019年,学校被评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员单位。
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开设3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5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763人,专任教师52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6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22人,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比例分别达50.48%和81%。现有“双师双能型”专任教师243人,占比47%。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级创业导师、省领军人才、省师德标兵等一批优秀人才。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30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36门。
专业类型 | 专业名称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网络工程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电子信息工程 | |
车辆工程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自动化 | |
视觉传达设计 | |
省级特色专业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机械电子工程 |
视觉传达设计 | |
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国家精品课程(高职高专) | 机械设计基础 |
发电厂电气部分 | |
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 | 检测与控制技术 |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 | |
java语言程序设计 | |
液压传动 | |
数控编程技术 | |
高等数学 | |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 |
市场营销学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
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 |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
机械制图 | |
建筑力学及结构 | |
机床电器及PLC | |
装饰材料与工艺 | |
发电厂电气部分 | |
过程控制工程 | |
图像处理技术 | |
EDA技术及应用 | |
配送管理实务 | |
电力电子技术 | |
汽车构造 |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 |
印前设计与制作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
电气控制与PLC | |
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科) | 机械制造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验中心 |
- 学生成绩
截至2022年6月,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中,我校大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449项、省级奖励1240项。
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6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
学位类别 | 学科名称 |
省级重点学科 | 机械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国际交流
截至2022年6月,学校与德国、乌克兰、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在校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加大骨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大学培训的力度,鼓励支持教学科研人员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积极深化与联盟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 校企合作
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与兰石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中国电信甘肃分公司、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三元双日食品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协议共建96个校企合作基地。
科研平台截至2022年6月,学校建有省厅级科技平台12个。
级别 | 科研平台 |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 甘肃机械装备先进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工程实验室 | 甘肃省资源环境信息化工程实验室 |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绿色切削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实验室 |
电子商务运营实验室 | |
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基地 | 甘肃新型城镇化中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
校级研究所 |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 |
车辆电驱动和电控技术研究所 | |
计算机信息与应用研究所 | |
土木工程研究所 | |
智能电子研究所 | |
机电研究所 |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获批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0项。建有省厅级科技平台12个,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126项,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14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为89.95万册,购置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平台、联图随书光盘发布系统、汇文馆藏书目数据库、书香校园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中科UMajor大学专业课学习数据库、博看人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历代馆藏书画数字资源库、百度文库、智云服务平台(外文)等17个数据库和电子图书73.29万册。
- 学术期刊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工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3年,自2009年改为双月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2269,国内统一刊号 CN 62-1209/Z。主要刊登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论文和有价值的社科类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科技开发与应用、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企业管理研究、社科论坛、图书馆建设等。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特色期刊及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优秀学报等14个奖项,每年被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单位订购收藏,同时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收录,由《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信息机构全文收录并上网。
校徽校徽以“兰”的艺术图案为标志,形似展翅飞翔。1942是建校时间。
校徽整体是红色为主色调,象征充满希望、热烈奔放的大学气息。
校徽外环是兰州工业学院的繁体字和其英文名称。
校训开物成务、启智求真
开物成务出自《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开:开通,了解;务:事务。通晓万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
开物:通晓万物的道理,与“启智”相对;成务:办成各种事情,与“求真”相对;整体意义跟“实事求是”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