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出身于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六名进士,榜眼、探花各一。
累代科甲的背景中,吴敬梓见惯了徇私舞弊的衙门犬,武断霸凌的豪乡绅,平庸昏聩的贵二代,利欲熏心的举业人,附庸风雅的假名士,招摇撞骗的清谈客……
名门望族,富贵出身
吴敬梓中秀才同年,父亲去世,习惯于挥霍,又不善于治理经营,在他手中,家道渐渐衰落。
吴敬梓的个人时运似乎也不及父辈通达。1792应举科考,被评“文章大好人大怪”。深感屈辱的他,愤而离京,选择了卖文为生,穷困时需要朋友接济方能度日。
起落之间,吴敬梓的性情思想都发生了震荡变化,变得不慕荣利,理性深沉。乾隆年间,开试博学鸿词科,意图笼络知识分子。吴敬梓被举荐,但以病重为由,坚决谢绝此番好意。颇有不识抬举之意。以此,他摆明了与俗世文人的阳光大道彻底决裂的态度。之后也没再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科举考试。
落魄潦倒,自成傲骨
这样的人生经历,让吴敬梓最终通透,俯仰在天地之间,沉浸在文章字句经营的精神世界中。
于儒生,理想品格在王冕。王冕为放牛娃时,年少有担当,自立自强、勤奋好学;才华乍现到名声远扬,他始终淡泊,从不与朝廷中人虚以委蛇,哪怕是显贵又待他谦和的朱元璋。为了避官,他不惜远走他乡,甚至隐居避世。母亲的教养,邻居秦老爹的照应,是他一生清正的品性底色。
于武者,侠义精神在凤四老爹。救万青云,假中书变成了真中书;助少年丝客,以毒攻毒,一桩窝囊事也能讨个气顺。据考证,凤四老爹的原型为侠客甘凤池。当时的浙江总督在奏折中说:“查此辈棍徒,造作讹信,往来煽感,着实痛恨,断难容其漏网。”(《雍正朱批谕旨》)吴敬梓却在小说中由衷地赞美凤鸣歧:“官府严刑密网,多少士大夫见了就屈膝就范,你一个小百姓,视如上芥,这就可敬了!”
于平民,活法在市井奇人。会写字不卖字的季遐年、卖火纸筒而精于棋艺的王太、开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身在民间,名为草根,其实,他们分别精通琴棋书画。他们是吴敬梓最后的活法。精神上,诗意自由、清醒独立,不受名利束缚;经济上,自食其力,“不贪人富贵”“不伺候人颜色”。
人格官格,刚正为贵
一本《儒林外史》,写尽世间儒生丑态,诉尽一脉文人情怀,塑起风骨之碑。
前朝外史,时人事
闲斋老人评说: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