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人物简介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4年参与创建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竺可桢被任命为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6年“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竺可桢担任委员会主任;196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7日去世,享年84岁。
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1]
学术论著作者 | 作品名称 | 发表刊物刊号 | |
竺可桢 | 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 | 科学 1916.2(2) | |
竺可桢 | 钱塘江怒潮 | 科学 1916.2(10) | |
竺可桢 | 食素与食荤之利害论 | 科学 1917.3(12) | |
竺可桢 | 论早婚及姻属嫁娶之害 | 东方杂志 1918.15(9) | |
CochingChu | ANewClassificationofTyphoonofFarEast | MoutherWeatherRewea 1924,Vol.52(12) | |
竺可桢 | 空中航行之历史 | 科学 1919.4(8);1919.4(12);1919.5(2) | |
竺可桢 | 阴阳历优劣异同论 | 科学 1920.5(1) | |
竺可桢 | 吾国地理家之责任 | 科学 1921.6(7) | |
竺可桢 | 南京之气候 | 科学 1922.7(3) | |
竺可桢 | 改良阳历之商榷 | 科学 1922.7(6) | |
竺可桢 | 气象与农业之关系 | 科学 1922.7(7) | |
竺可桢 | 地理对于人生之影响 | 科学 1922.7(8) | |
竺可桢 | 说飓风 | 科学 1922.7(9) | |
竺可桢 |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 东方杂志 1925.22(3) | |
竺可桢 | 论祈雨禁屠与旱灾 | 东方杂志 1926.23(13) 科学 1926.11(1) | |
竺可桢 | 风暴成因之新学说 | 科学 1926.11(4) | |
竺可桢 | 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 | 科学 1926.11(6) | |
竺可桢 | 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 | 史学与地学 1927(2) | |
竺可桢 | 南京之气候 | 史学与地学 1928(4) 地理杂志 1929.2(6) | |
竺可桢 | 科学对于物质文明的三大贡献 | 科学 1930.15(1) | |
竺可桢 | 近代科学与发明 | 科学 1931.15(4) | |
竺可桢 | 论新月令 |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 1931(6) 科学 1931.15(10) | |
竺可桢 | 说云 | 国风 1932(10) | |
竺可桢 | 中国气流之运行 | 科学 1933.17(8) 方志 1933.6(11) | |
竺可桢 |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 国风 1933.2(4) | |
竺可桢 | 科学研究的精神 | 科学 1934.18(1) | |
竺可桢 |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 地理学报创刊号 1934 | |
竺可桢 | 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 | 申报月刊 1934.3(3) | |
竺可桢 | 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 | 气象杂志 1936.12(9) | |
竺可桢 | 南京的天气 | 气象杂志 1936.12(4) | |
竺可桢 | 杭州之气候 | 气象杂志 1936.12(12) | |
竺可桢 | 科学之方法与精神 | 思想与时代 1941(1) | |
竺可桢 | 徐霞客之时代 | 国立浙江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丛刊 1942(4) | |
竺可桢 | 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 | 思想与时代 1944(34) | |
竺可桢 | 科学与世界和平 | 科学 1947.29(10) | |
竺可桢 | 中国科学的新方向 | 科学 1950.32(4) | |
竺可桢 |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 | 科学通报 1951.2(3) | |
竺可桢 | 中国过去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 科学通报 1951.2(6) 气象学报 1951.22(1) | |
竺可桢 | 新中国的科学工作 | 中国新闻社通讯稿 1952.12.13 | |
竺可桢 | 波兰伟大科学家哥白尼的贡献 | 科学通报 1953(5) | |
竺可桢 | 罗森堡夫妇的精神永垂不朽 | 新华月报 1953(7) | |
竺可桢 | 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 | 人民日报 1954.8.27 | |
竺可桢 | 晋西北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视察报告 | 科学通报 1955(12) | |
竺可桢 | 水土保持是山区农业增产的一项根本措施 | 人民日报 1955.12.22 | |
竺可桢 | 纪念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内诞生250周年 | 科学通报 1957(21) | |
竺可桢 | 要开发自然必须了解自然 | 科学大众 1957(7) | |
竺可桢 | 黑龙江流域资源丰富 | 人民日报 1957.7.31 | |
竺可桢 | 地理工作者应该是向地球进军的先锋 | 地理知识 1958.8(6) | |
竺可桢 | 中国的亚热带 | 科学通报 1958(17) | |
竺可桢 | 纪念德国地理学家和博物学家亚历山大・洪堡逝世100周年 | 地理学报,1959.23(3) | |
竺可桢 | 让海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科学通报 1959(4) | |
竺可桢 | 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 | 人民日报 1959.3.2 | |
竺可桢 | 综合考察是建设计划的计划 | 人民日报 1959.11.20 | |
竺可桢 | 再接再厉,为实现南水北调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 地理知识 1960.11(5) | |
竺可桢 | 对于今后黄土高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土保持的几点意见 | 土壤 1960(1) | |
竺可桢 | 向沙漠进军 | 人民日报 1961.2.9 | |
竺可桢 | 增辟农田水源、节约灌溉用水,为加强农业战线而奋斗 | 地理 1961(2) | |
竺可桢 | 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 光明日报 1961.4.27,1961.4.2 | |
竺可桢 | 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 科学大众 1963(1) | |
竺可桢 | 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 | 人民日报 1963.10.30 | |
竺可桢 |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 | 新建设 1964.8(9) | |
竺可桢 | 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 | 地理学报 1964.30(1) | |
竺可桢 |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 考古学报 1972(1) 中国科学 1973.16(2) |
今天读的是竺可桢最后一部学术论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一、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1100年)
这个时期对气候变化的记载最直接的证件是求雨刻文的甲骨文。在殷墟发现的十万多件甲骨中,有数千件与求雨、求雪相关。
为什么求雨、求雪这么多呢,求啥缺啥,如图看对应的气温比现在(0的位置代表现在)还高。
当时也温室效应啦?不懂,肯定不是,留着之后寻找答案,或高手来留言。至少可以证明这个高温和碳排放无关。
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种类。
植物比较脆弱,所以难保存。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移动,因而作为气候的标志或比动物更为有效。(一种科学的方式,来自于独立和科学的思考方式,非常有效,也非常有趣)。在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竹节,说明了新时期时代,竹子是广泛种植在黄河流域的。这段时期,在西安和安阳地区有着丰富的亚热带植物和动物。
二、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1400年)
竺可桢在论文中定义了物候:
没有观测仪器之前,人们要知道一年的寒暑往来,就用人眼观察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 (我这么理解:自然界物体表达气候,简称物候,哈哈。不过竺可桢这个词的b格立马把一个简单的具象表达拔高3层了。)
种植文明里最重要的是靠天吃饭,了解天的规律,就能生存。故二十四节气中最早了解到的是两个“分”点:“春分”和“秋分”,两个“至”点“夏至”和“冬至” 。春分作为农业操作的起点。《左传》中郯国以每年观测燕子的到来,作为农耕的起点。(喜爱和尊重燕子一直延续至今,小燕子的文章在小学教材里一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