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脚尖不是站立,跨开大步不是行走。自我表现反而说明对自己不明白;自我肯定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夸功反而得不到肯定;自以为贤能反而当不了领袖。从“道”的角度来看,“四自”就像是人吃得多了长出的赘肉。没有人喜欢这些多余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会“四自”。
【简析】这一章既是上一章的延续,也是上两章(二二、二三)的小结,文字上又与第二二章“曲则全”互相呼应,读来妙趣横生。
Ⅰ.上一章的主题说句大白话就是“干就完了”,只要你“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必然的结果就是“道亦乐得之”。“道亦乐得之”的结果就是“成功在不远处等着你”,不但增加了自己的信心,也获得了别人的信任,彻底告别“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然而你成功了以后又要“功成而弗居”,又进入到另外一个“道”中。如果不是进入到“功成而弗居”这个“道”中会怎样呢?就会自见、自是、自矜、自伐。“四自”是“道”吗?当然不是,而是“名”!这些“名”都是多余的,就像人吃多了长出的赘肉。所以一个人成功了,成功的结果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本身就是“信”。如果你再自我肯定一下、自我表扬一番、自我彰显一通、自我夸耀一遍,这样一顺子*操作下来,一则说明自己没有底气,二则大家反而不信了,这不是多余又是什么呢?
Ⅱ“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这两句是对“余食赘形”的形象化描述。一个人立有立相、站有站相,你非得踮着脚立,你非得拉开胯行,这不就是叫人看你立得好、行得妙吗?抛开偏见,印度士兵的拉胯步就是“跨者不行”。还有,现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饱了怕长赘肉,于是去公园里又是“企”又是“跨”的,正是害怕有“余食赘形”。说这些都是开玩笑,老子的言外之意就是做什么是“与物和、与人和”,做什么是为了“名”这个“有限逻辑”,需要我们去分别、去把握。
Ⅲ.本章出现的两个“道”(其在道也、有道者不处)也是“与物和”之道,不是“有物混成、惚兮恍兮”的那个道。“道”作为完全信息、认知对象来用时,就是信息大杂烩,是“无逻辑”的,只有当认知主体提取其中的“象物精真信”而形成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时(即无之以为用),就成为“与物和”之道。学习《道德经》,一定要区分“道”的不同含义,这样才不至于将“道”当成“一个筐”,从而将《道德经》读成一团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