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一种甜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
2 0 2 0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目语言简明而寓意深刻,虽是全命题作文,却具有半命题的特征,“有一种甜”的前面省略了主語,即“什么”(人、事与物)让人感到“有一种甜”,或“什么”“有一种甜”。因此,在写作前,要分析题目的特点,在头脑里补全题目,然后再进一步审题、选材、立意,确保所写的文章是契合题意的。
在具体审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抓住核心词“甜”。所谓“甜”,是指具有糖或蜜的滋味,比喻使人感到舒服、快乐、幸福、惬意、满足、美好等正向的感受与体验,与“苦”相对。这里的“甜”,是一种味觉,也是一种心理感受,在语义上有着多样的内涵,如:嗅觉上感知的甜香,视觉上看到的甜美,味觉上感到的甜蜜,心理上感到的“甜”……让人产生联想的维度十分丰富,利于学生从不同层次挖掘。构思时,不管是写食物之味,还是写人生之味,重点都应落在“甜”的比喻意义上。写作时,还必须关注“有一种”,言外之意是,这种“甜”,是非同一般的“甜”,是独有的、特别的、个性的、感人的、难忘的、新颖的,而非一般的、雷同的、大众化的,其感觉的背景具有特定的特点,所以,一定要选取让自己最刻骨铭心、记忆中最挥之不去、感受最甘美甜蜜的内容入题,并且要呈现出感受到“甜”的心路历程,这就要求叙述跌宕起伏,波澜曲折,引人入胜。
构思角度提示:
1.因传承经典、传播艺术和弘扬文化而得到的“甜”。
如学习评弹、刺绣、剪纸等少有人问津或不被重视的优秀传统技艺,自己获得愉悦、快乐、幸福的美好感受,精神得到陶冶,心灵得到洗礼,品格得以锻铸,收获了别样的“甜”。
2.各行各业的人为抗疫做贡献而收获的“甜”。
可以写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可以写小区的志愿者;可以写在很短时间里研制出检测试剂的科学家;可以写普通而不平凡的警察、快递小哥,以及捐赠口罩、呼吸机等紧缺物资的爱心人士;等等。展现他们在辛勤付出中收获“甜”的感人故事。
3.攻克难题或难关而收获的“甜”。
可以写面对自己薄弱的学科,在老师、同学、家人的指导、帮助、鼓励下,尤其是经过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有所突破,由此获得“甜”的历练与感悟。
4.从一次特别的旅游中感受到的“甜”。
可以是顺利走出险象环生的境地而油然而生的“甜”,可以是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收获的“甜”,可以是自己在旅游途中欣赏到美景而触发的美好情思、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等。
考场佳作
有一种甜(一)
◎上海一考生
有人说,生活是一首歌,充满欢快动人的旋律,人们满怀激情地演唱着。而我认为,生活就像一颗糖果,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就能收获甜蜜与幸福。
受疫情影响,爸爸的工作更加繁忙,我们一家人今年不能回老家江西过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上海过年。决定以后爸爸便第一时间告诉了爷爷,爷爷在电话中并未多说什么,我们便未再考虑此事。
过了几天,爷爷突然来电话,说买好了动车票,要来上海陪我们过年。我一听心里十分激动,我们终于可以过个团圆年了。但又仔细一想,不禁开始担忧:爷爷这么大年纪了,一个人过来要是出个什么意外怎么办?于是,我主动提出去车站接爷爷,妈妈欣然同意。
到了那天,我一大早便收拾好,来到了车站。车站里人来人往,我四处张望,寻找爷爷的身影,最终在车站的大门处看到了爷爷。爷爷已经上了年纪,但走起路来仍然步履矫健。等走近他,我才发现他拎着三个大蛇皮袋,里面装的是家乡的一些特产,比如甜枣、枸杞、羊肉等。
爷爷天天坚持锻炼,所以鹤发童颜,神采奕奕,但我却突然对他产生了一丝嫌弃,觉得他有点儿土:现在谁还不知道快递、淘宝啊,什么东西网上买不到?他却依旧用最原始的方法——肩扛、手提,千里迢迢将东西带过来。
我不得不拦了一辆出租车,因为这事儿我对爷爷有些爱搭不理,路上与他聊天时兴致也不高。
回到家后,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沉默了一小会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爷爷怎么可能不知道可以快递过来呢?你好好想想,爷爷为什么不远千里背这么多东西来上海?他是为了陪我们过一个有年味的春节啊!亲自将东西带来,这是爷爷的一份心意,这是爷爷对我们的爱,你应该感到幸福啊!快来尝尝爷爷带来的甜枣。”
是啊,这是爷爷的一片心意,我怎能埋怨他,甚至嫌弃他呢?听了妈妈的话,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接过妈妈递来的枣,咬了一口,这枣有着一种别样的甜!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写得非常成功,主要有以下亮点:
1 .选材贴近生活,语言有感染力。故事发生的缘由是特殊时期一家人如何过春节,由之展开叙事,呈现的是无数个家庭的缩影,让人觉得非常亲切,读后禁不住被字里行间所洋溢的亲情所感染,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文章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2 .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受疫情影响,爸爸工作更加繁忙,决定不回老家过年,爷爷竟要来上海陪“我们”过年,“我”兴高采烈地去接爷爷,却见爷爷大包小包地扛着家乡特产,不禁心生嫌弃和埋怨,后经妈妈点拨而释然,并感悟到亲情的甜。文章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有一种甜(二)
◎上海一考生
有一种甜
一天,妈妈买回来一盆仙人掌。十几棵仙人掌种在盆子里,有高有矮,挤在一起,仿佛在争奇斗“高”。仙人掌圆圆的头、胖乎乎的身子上长满了刺,透过黄黄的刺,能看见它那翠绿色的“皮肤”。然而,别看它外表不好看,开出的花儿却胜过白牡丹,一朵朵洁白如玉的小花儿散发出阵阵的清香,小花儿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像一个个纯洁的天使。这可爱的小花儿真让人不由得想摘下一朵,放在鼻下细细地“品味”。可这时,它的小刺就会提醒你——只许观赏,不许动手!
几天后,细心的我发现,以前一向认真照顾花草的妈妈每次都不给仙人掌浇水,问妈妈,她也只是笑而不答。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妈妈不喜欢仙人掌?唉,俗话说得好,水是生命之源,不喝水人都会死,更何况是仙人掌呢?妈妈不浇水,那我浇吧!从此,我就成了“仙人掌浇水志愿者”。因为喜欢仙人掌,所以我浇水可勤了,总是先浇泥土,等泥土全湿透了才停下,再用喷水枪对着仙人掌轻轻地“洗礼”,直到每一根刺都“挂”上了小水滴,才算浇水完毕。一开始,仙人掌一如既往地生长,可几天后,仙人掌便开始出现黄斑,又过几天,这黄斑蔓延到全身,稍碰一下,它们的身体就会喷汁,不久便枯萎了。看着前几天还碧绿碧绿的仙人掌现在都“死”了。这使得我惭愧、苦恼,当然也有许多“问号”。问妈妈,她也只是说养仙人掌要控制浇水。
一周后,妈妈又买了一盆仙人掌,我不敢再轻易浇水,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原来仙人掌的祖先是一种多叶的小树,它曾经成功地适应了干旱的環境。由于植物的水分是从叶子蒸发出去的,这种小树便舍弃叶子,演化出如网般分布的尖刺,像格子窗一样挡住阳光的照射,从而阻止身体里水分的蒸发。沙漠上的水雾或露水会凝聚在刺上,然后向下流淌到仙人掌的根部。
了解到这些,我才明白,原来仙人掌要严控浇水啊!唉,那盆可爱的仙人掌就是被我害死的!想到这儿,我从心底感到难过,因为我不懂科学而成了仙人掌的“*手”。从那以后,我不再给仙人掌勤浇水了,只是用喷雾枪在仙人掌四周喷水雾,使四周空气保持湿润,后来的那盆仙人掌再也没有“生病”了。直到走进考场的前一天,我仔细观赏这可爱的仙人掌,心中感到甜滋滋的。
是啊,生活中有一种甜,那就是认真观察,善于思考,掌握科学这把钥匙,美好幸福的大门便会自动打开。
【评点】
这篇考场作文的得分关键点在于:其一,巧选角度,感悟深刻。角度的取舍与材料的新旧,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本文作者选取了令自己体验和感受最深的角度——为仙人掌浇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认知——掌握科学就是“一种甜”,读来颇有新意。其二,运用对比,构思精巧。文章没有离奇的情节,着力的铺垫,而是运用对比手法,生动有趣地揭示出仙人掌“死”与“活”之谜,水到渠成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有一种甜(三)
◎上海一考生
夏季的风都是炎热的,树上的知了一个劲儿地鸣叫着。田野里,成片的麦子泛着金色的光芒,散发出诱人的麦香。几台收割机正在远处挥舞着手臂,快乐前行。
油菜也赶在这个季节成熟了,曾经的芬芳黄花已成记忆,一些菜荚已被日光晒得枯黄。我和母亲躬身在一片油菜地中,手持镰刀,一把一把地收割着成熟的油菜。收割油菜时得小心翼翼,要不然它的菜荚就会调皮地炸开,那枣红色的菜籽会立刻蹦跳得无影无踪。我挥汗如雨,今天上午必须得帮母亲把这片油菜收割完,下午再趁着好天气初打一遍。这个季节的雨说来就来,有时一下就是好几天,等不得呀。我暗想,将来一定要发明一种收油菜籽的机器,到时机器一响,就把活儿全搞定,那多好!
突然,两只柴雀从前面的油菜地中飞蹿出来,在我们的头顶盘旋着,哀鸣着。我扒开前面的油菜秆一看,一个很精致的鸟巢就搭建在油菜秆上,四只肉滚滚的小鸟挤在一起。这些小家伙刚出生不久,还没睁开眼呢!
怎么办?如果割倒前面的油菜,这个鸟巢就只能移到地上,从而暴露无遗,这些小鸟就有可能成为野猫的美味,最终性命不保。
母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丫头呀,把那一片油菜留下来吧,损失一点菜籽不要紧,伤害了这几条生命那可有罪哦。”
我向母亲竖起大拇指,绕过有鸟巢的这片油菜,继续往前收割。那两只柴雀好像看懂了我们的用意,不再哀鸣,而是欢快地歌唱起来,像是在夸奖我们呢。
偌大的田地上,最后只剩下一片方桌大的油菜站立在那里,显得很孤独。但在这方已熟透的油菜中,却不時传来柴雀一家六口幸福的歌声。听着这欢快的鸟语,我的心里甜甜的。
此时此刻身在考场,我的心却已飞回那片油菜地,那些小鸟现在还好吗?真心期盼它们快快长大,唱出更甜、更欢快的歌谣。
让世界了解小鸟、保护小鸟,这是一种别样的甜!
【评点】
这篇考场作文写得十分成功。一是选材独特,美不胜收。文中所写的虽只是母女二人收割油菜时保护一窝柴雀的小事,可是在作者笔下,它却是“更甜、更欢快的歌谣”,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歌。二是构思新颖,张弛有度。文章先叙事,后点题,十分自然。故事情节有张有弛,时缓时急,牵动着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