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中华文明迎来了一次爆发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中,以孔子、孟子为首的儒家思想,经过汉朝之后,正式成为读书人信奉的正统。而在儒家之外,还有许多学派,也流传甚广。例如,韩非的法家,老子、庄子的道家,以及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其中,兵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和政治领域,尤其重要。
兵家思想最为著名的著作,就是《孙子兵法》,简称《孙子》。另外战国名将吴起也有一本《吴起兵法》,简称《吴子》。汉朝时期,出现一部叫《太公兵法》的兵书流传于世,内容逻辑缜密,十分罕见,这本书又名《六韬》,传言是姜太公(姜子牙)所著,大家虽然认可这本书的价值,但普遍认为这是后人假借姜子牙之名伪作的。唐朝时期,著名军事家李靖横扫突厥,他留有一本《李靖兵法》,又称《卫公兵法》,价值很高。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还有《司马法》《尉缭子》《虎钤经》以及明代军事家戚继光所著的《练兵实纪》,都是中国古代兵书中的经典。虽然中国古代兵书很多,但唯一能够和《孙子兵法》齐名的书籍,只有一本,那就是《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流传甚广,自唐朝开始,就流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很多日本军事家对《孙子兵法》非常痴迷,视之为至宝。但是,长久以来,《孙膑兵法》却饱受“不白之冤”。因为《孙膑兵法》只见其名,不见其书。在中国古代史书上,也只出现过这本书的名字和部分语句的引用摘录,这本书到底在哪,已经无人知晓。因此,部分日本专家曾公开表示:《孙膑兵法》实际上并不存在,他可能是孙子的弟子补录的一部分军事“杂记”,并未成书。不仅是日本专家,在民国时期,有一些中国学者,也认为孙膑可能和孙武是同一个人,因此不存在所谓的《孙膑兵法》。
首先,孙膑这个人,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和孙武并非同一人。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把孙武、吴起、孙膑等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写在同一篇列传里,足以证明孙武和孙膑是两个人。
其次,《孙膑兵法》也肯定是存在的,因为在《史记》《汉书》等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这本书的记载,只是到了隋唐时期,这本书逐渐失传。其中,曹操的《魏武帝注孙子》中提到:
孙膑曰:兵恐不投之于死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