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的现状,管理经济学和经济学区别在哪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5 15:07:35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经济学人》2月20日文章,原题:管理一所顶尖大学是美国最难的工作吗要想成为美国顶尖高校校长,你不能没有完美无瑕的学术记录:2023年7月,因一篇报告引发的学术不端风波,时任斯坦福大学校长的神经学家马克·泰西耶-拉维涅引咎辞职。同时,在美国的文化舆论之争中你需要是一名能言会道的“外交官”:因涉嫌“纵容校园反犹太主义”,时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的利兹·马吉尔在去年12月的一场听证会上受到了议员的强烈谴责,并于几日后申请辞职。而由于在上述两个方面接连失守,前哈佛大学校长克劳丁·盖伊的任期只有短短的6个月。因反犹太问题立场备受争议的她,还被爆学术剽窃,最终于1月2日主动宣布辞职。

其实,美国大学的校长变动十分常见。美国教育委员会数据显示,2022年度美国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为6年,每年有数百个校长级人事变动。而美国顶尖高校的岗位空缺更是令人震惊。随着今年夏天耶鲁大学校长的11年任期即将结束,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伯克利分校校长的相继辞任,将有6所世界级顶尖高校的校长宝座虚位以待。这些学校既要培养全球最有智慧的精英(潜在的诺奖获得者),也要呵护温室里的花朵(美国权贵娇生惯养的后代)。

在美国私立大学,寻找校长的职责落在董事会的头上。这些董事会同巨头企业一样,由许多商业精英组成,而师生委员会则负责辅助工作。在校长聘用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咨询专业的猎头公司。竞争很激烈,但候选人往往只是以往的科系主任或名气较小的学校的校长。这种“不景气”的情形并非董事会担忧前景的唯一原因。美国高校一直处于社会多元化和言论自由议题的舆论战场中心,其面临的危机更是将校长的一举一动放在公众视野的显微镜下。高处不胜寒,美国校长岗位的困境由来已久。

美国大学校长的工作是使形形色色的利益相关方满意,但这种平衡正越来越难以达成。本该由学校教导的学生会“攻击”学校,资方的话语权也在提升。那些对马吉尔和盖伊在校园反犹太主义问题上做法不满的资方,都在她们的下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作为哈佛文理研究生院冠名资方的对冲基金巨头肯·格里芬近期宣布停止捐赠。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曾指出,随着非盈利组织财富的积累,权力会从资方(捐赠者)流向工人(教师)。尽管这很好地解释了20世纪高校资方权力的一度减退,但美国高校背后的金主如今显然正在重新确立其影响力。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紧张的局势将持续下去。

重新界定校长的职权不失为一种方法,比如限制其发表政治言论,或强化其对学术品德和言论自由的责任。然而,相比于体制改革,董事会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任命新校长解决问题。尽管困难重重,这个金饭碗绝不会缺少求职者,而他们安抚资方的能力和政治手腕必然是考察的重点。同样,求职者的学术记录也会受到更全面的审查。但董事会是否会将目光投向象牙塔外呢?

比如,有些人认为聘用商人可能是个不错的主意,尤其能解决困扰许多高校的“行政部门臃肿”问题。毕竟如今,美国大型高校的运营成本丝毫不亚于500强企业。但显然,美国企业家在文化战场的手段也并不会高明太多。再或者,政治家们也许能同金主和记者们谈笑风生,但面对其他党派的支持者时却只能成为活靶子。这两种情况下,新校长都很难赢得教职工的支持和尊重。

事实上,问题的症结并非在于校长候选人的背景,而是席卷全美高校的身份认同危机。身处教书育人和社会正义两股力量的撕扯之中,任哪位能工巧匠都会觉得棘手。这也给很多组织敲响了警钟:不论是探索知识还是追逐利益,一个组织一旦目标不明确,就注定要面临危机。哪怕再聪明的船长,也无法掌舵一艘没有方向的船。(华泽勋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