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一首有感于家国兴亡的诗歌。它描述了一位周王朝的故臣路过西都镐京,看到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沦为长满黍稷的荒地,曾经的兴盛之地如今满目萧条,心中充满了对故国覆灭的悲痛之情。
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东周时期,当时周平王在犬戎的压力下逃离都城,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天塌西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诗人借黍稷之景抒发了对故国覆灭的深深哀思。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黍与稷在古时便是民生之基国之重器。黍即黄米,它珠圆玉润是古人祭祀宴客的珍品;而稷就是小米,它颗粒细腻,入口甘甜,哺育了无数黎民百姓。它们扎根于厚重的华北大地吸饮着岁月的雨露,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起历经风霜见证历史。
生机勃勃的农作物却生长在昔日巍峨的宫室废墟之上,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今朝的落寞。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两句诗言简意丰,道出了诗人对国运的深深忧虑。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痛苦,但又深知这痛苦难以被世人所理解。
这种孤独与无奈正是《黍离》一诗所要表达的核心情感。这种主题深沉而宏大超越了个人的悲欢,具有普遍的意义。这种情感被后世称为"黍离之悲",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的悠悠篇章仿佛远古的呼唤,流传千古永续不息。让我们以一颗敬畏之心去聆听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