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原文及翻译和主旨,赏心亭记原文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5 16:43:53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解读:

苏轼一生虽然漂泊不定,却始终心系天下苍生,而且完全是从其天性中自然流露,没有任何的虚伪矫饰,尤其令人景仰。1061年,苏轼到凤翔府任签书判官。第二年,凤翔久旱遇雨,正好作者修筑的小亭也落成,遂命名为喜雨亭,并挥笔写下了这篇明亮轻快的文章。

文章开门见山,说亭子之所以命名为喜雨亭,是为了纪念下雨。古代圣贤,倘若有什么喜庆之事,也往往用之来命名事物,以示纪念。如周时唐叔得到一株两苗共生一穗的禾献给周成王,周成王赐予周公时,周公便作《嘉禾》以记之。汉武帝时在汾水得到一个宝鼎,遂将年号命名为“元鼎”。鲁国的叔孙得臣战胜长狄,俘获其首领侨如,便以侨如作为他儿子的名字。

需要注意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注解时说“汉武帝元狩七年(公元前316年)在汾水得一鼎”,此处有两处错误,一是汉武帝的元狩年号只用了六年,是以元狩七年的说法是错误的,二是将元狩七年注成公元前316年,应是公元前116年,实为元鼎元年。

苏轼到扶风是1061年12月,其时已年底。在安顿下来之后,作者开始修建官舍。春天的时候,下了一场麦雨。“雨麦”的解释,颇多争议,一是播种的意思,因播种时洒麦时像下雨一样,二是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三是从空中掉麦子下来。从后面“雨珠”、“雨玉”来看,应是第三种解读更为合理,而且古籍中也有仓颉造字而“天雨粟”的记载。至于为什么下麦雨,可能是牵强附会,也可能是因为风从别的地方刮过来的。正是因为这一不寻常事件,作者才进行了占卜,认为当年应为丰收。然而,接下来却一个多月没有下雨,大家都非常担心。好不容易下点雨,却是杯水车薪,不足以解决旱情。过了十几天,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雨,总算彻底解决了旱情。作者用充满喜悦的文字,再现了当时民众的狂欢情景:“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在“忧者以喜,病者以愈”的喜庆时刻,作者的亭子也落成了,非常应景。

在庆贺下雨及亭子落成的宴席上,作者非常庆幸地与众人说,如果再过五天十天不下雨,我们就没法收割小麦和稻子了。如果那样,百姓将不得不面临饥饿,铤而走险而为盗贼的人也将迅速增长,那时候我们再想在这样亭子嬉游玩乐,也不可能。上天不忘其民,而赐之以雨水,让我们有幸在此亭自由玩乐,我们怎可忘记此事呢?

作者不仅以雨为亭子命名,又作歌以记之,认为上天即使下的是珍珠美玉,可老百姓饥不能食,寒不能衣,又有什么用呢?三天连续下雨,应该归谁之功?老百姓认为是太守的善治,可太守很谦逊地推辞而不敢居功;如果归之于天子的德政呢,天子也认为不是他的功劳;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却无言而默;归之于杳远深邃的太空呢,又怎么可以得到结果呢。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一场喜雨而拓展至缥缈太空,将文章主旨提升到哲学的范畴,进一步扩大了文章的思想内涵,类似的手法在《赤壁赋》中也同样得到高超的运用。

清赵翼在《题遗山集》诗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我对此观点并不完全赞同,一是相国家之不幸,受苦的是天下百姓,区区诗家之幸,并不足以弥补。宁可不要诗家之幸,也不要有国家之不幸。二是文章并非都是沧桑而后成。即使以杜甫之沧桑,也有《春夜喜雨》,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苏轼本文,也是如此,将喜雨、亭成,以及作者的拳拳爱民之心,巧妙地渗入道家思想,将天地自然法有机的联合在一起,而成妙笔,既有欣喜,也有思考,如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