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26日,距9月9日*辞世的日子仅14天。几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什么在病魔缠身的最后岁月还要读《容斋随笔》?
第一,是“生命不息,读书不止”、“决心学习,至死方休”的思想、理念、精神的自然驱动。*从青少年时代就酷爱读书。*的一生就是读书的一生。
1939年他46岁的时候曾说过:“年老的也要学,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日。”*是这样说的,行动上也是这样做的。直到1976年病危的日子里,他也在坚持读书。
乾隆甲寅重刊的线装本
根据秘书张玉凤回忆:主席要看《容斋随笔》,你赶快找一部大字地送过来。我急忙跑到*书库(即中南海增福堂,当时的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批准,特将增福堂命名为“*书库”)。大约过了35分钟,北京图书馆的同志告诉我,书已从柏林寺书库找到了。从柏林寺书库取回《容斋随笔》后,我按照惯例,迅速地翻检了一遍。检查完毕,我急忙将该书送到*住地。当时的时间是10时50分。
第二,为了摆脱内心深处的不安、忧虑和忧伤,这也可以说是*最后岁月要读《容斋随笔》的一个重要原因。主席的晚年内心深处是极为郁闷、不安的,是充满着种种忧虑、忧伤的。主席晚年除了有许多的忧虑和不安,还有很多的悲伤和内心的痛楚。
进入1976年,主席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吃药吃饭都需要靠人喂,每天吃得也很少,行走更是困难。就在这个时候,敬爱的*总理,于1976年1月8日病逝。7月6日,老战友朱德又突然逝世。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两位开国元勋,与自己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几十年的老战友都走了,内心更加痛楚、更加悲伤。
7月28日,河北唐山又发生7.8级地震,本来就很痛楚、悲伤的*得知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又一次精神上重大的打击。
重病中的*饱受内心忧虑、忧伤、不安等复杂的情感与情绪的折磨。看得出来,他老人家只能用“读书”这个办法来转移、来摆脱内心深处的痛苦。
第三,读《容斋随笔》,是为了缓解寂寞、孤独、苦闷、悲凉和痛楚的心情。
晚年的岁月里,*身边除有关的工作服务人员外,他家里的亲人一个也没有。所以,实事求是地说,主席晚年的生活,特别是宁静的夜晚,逢年过节的时候,他老人家是寂寞、孤独、悲凉和痛楚的。
对晚年*来说,读《容斋随笔》也许是一种放松。为什么这么说呢?
《容斋随笔》这部书,*生前读过多次。在延安时期,*读的《容斋随笔》是扫叶山房藏版、乾隆甲寅重刊的线装本,分上下两函,共十四册。当时,延安的读书条件和长征途中相比虽然好了一些,但所能得到的书籍还是为数很少的,远远不能满足*的需求。多次托人从解放区、从上海等地替他买书,也常到当地的有关图书馆去借书。他读过的这部《容斋随笔》就是从当时的“马克思列宁研究院图书室”借来的。这部《容斋随笔》他读过之后还曾转借给其他同志读过。
阅读中*
*1944年7月28日给谢觉哉写过一封信,信中提到《容斋随笔》的事。这封信的全文如下:
《明季南北略》及其他明代杂史我处均无,范文澜同志处或可找得,你可去问询看。《容斋随笔》换一函送上。其他笔记性小说我处还有,如需要,可寄送。
敬礼!*
七月二十八日
《容斋随笔》这部书,主席很为珍爱。在那战争年代,不少书籍都遗弃或丢失了,可是这部书连同他读过的马列著作、哲学书籍、鲁迅著作等书刊,他一直带在身边,转移、行军他都把这些书带上。从延安到西柏坡,又从西柏坡到北京中南海。
乾隆甲寅重刊的线装本
小编读《容斋随笔》卷五中有一篇随笔,题目叫《盗贼怨官吏》。写道:
大泽乡起义
“陈胜初起兵,诸郡县苦秦吏暴,争*其长吏以应胜。晋安帝时,孙恩乱东土,所至醢诸县令以食其妻子,不肯食者辄肢解之。隋大业末,群盗蜂起,得隋官及士族皆*之。黄巢陷京师,其徒各处大掠,*人满街,巢不能禁,尤憎官吏,得着皆*之。宣和中,方腊为乱,陷数州,凡得官吏,必断脔支体,探其肺肠,或煎以膏油,丛镝乱射,备尽楚毒,以偿怨心。杭卒陈通为逆,每获一命官,亦即枭斩。岂非贪残者为吏,倚势虐民,比屋抱恨,思一有所出久矣,故乘时肆志,人自为怒乎?”
洪迈在这一篇随笔中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官府贪财虐民的行为。陈胜起兵是因为秦二世大规模征发民众徭役,因大雨误了时间,据法当斩,所以才揭竿而起。各郡县苦秦吏者,也群起而*其长吏。官逼民反,“比屋抱恨”,这是很自然的。*青少年时代就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年老了,对“倚势虐民”的恶劣行为仍然深为憎恨,对苦难的劳动人民深表同情。这也是很自然的。
如今读《容斋随笔》等这类闲书就如同读故事,读逸闻和趣事。读起来随意,理解起来容易。这类书篇幅文字一般都不长,一则一则故事几十字到几百个字。读这样的书主要目的在于休息,在于调节大脑,在于缓解自己的寂寞、苦闷、痛楚的心情,也让自己头脑里增加一些兴奋快乐的元素,带来精神上、身体上的放松。我想这也是晚年*要读《容斋随笔》的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