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会学,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最早出现在法国。
劳动概念指人类围着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劳动本质特征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社会的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根据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劳动社会学研究内容1.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
2.劳动者
3.劳动的社会关系
4.劳动社会结构
5.劳动组织以及组织形式
6.劳动与社会变迁
科层制内容论述韦伯的科层制:
1.一整套始终如一,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和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
2.这些从属关系严格的内部等级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
3.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刻板的、非人性化的、合理的体系
4.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
劳动社会学的三个观点和取向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观点
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总体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用样本的特征值推算总体的特征值,用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态。
个案调查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法。
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一、社会调查法
1.文献调查法
2.访问调查法
3.问卷调查法
4.实验调查法
二、社会统计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参与调查法
参与调查法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的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