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亲眼见过叶圣陶和陶行知,的确不太分得清楚这两位教育大家。我只知道两个人时代相同,又同样在教育行业有一番建树,名字还有几分相似,因此以前特别容易混淆了两位教育先哲,让各位见笑。
叶圣陶
陶行知
后来,因为有感于教育界盛行的“三颗糖”的教育故事,我特意去查了查典故,又大略检索了一下两个人的人生履历,这才将两个人完全分开。
是的,一切都要从“三颗糖”的教育故事说起。原本这个故事或许就比较魔幻,而今放到这个“糖尿病”高发的现实里,对教育肌体的健康发展不但没有裨益,反而更会加重其负担,进一步击倒教育。
重述这个故事——
某日,陶行知先生在校园里巡视,正好看到一名学生用石头“招呼”自己的同学,就赶紧厉声制止。因为自己还有一些巡视任务没有完成,他就让这名学生稍后去自己的办公室接受再教育。
陶行知回到办公室发现这名学生已经低头肃立在办公桌旁,等候可能到来的疾风暴雨式的训斥。这时陶行知表现出了如下高超的教育智慧——
他从口袋里掏出第一颗糖果交到惴惴不安的孩子手中,夸奖道:“你能按照要求来到办公室,比我还早到了一段时间,可见你是一个守信守时的好孩子,这块儿糖果必须送给你作为奖励。”
孩子半是疑惑半是愧疚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先生紧接着又从口袋里掏出第二颗糖果交到孩子手中,说道:“我遇到你的时候,你正在和一名同学打架,但你非常服从管理,我让你停手你就停手了,这是尊敬师长的表现,所以这颗糖果也要奖励给你。”
此时的孩子在充满愧意的基础上一怔,有感于陶行知先生不但没有狠狠批评他、惩罚他,竟然还给了自己两颗糖果,顿时眼中噙满了泪水,几乎要哭出来。
陶行知先生不失时机地掏出第三颗糖果递到孩子的手中,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看到你这么难受,一定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为了表扬你知错就改的这个优点,我这里还有一颗糖果要送给你。”
送出了三颗糖果,陶行知一定还摸了摸孩子的头:“我的糖果已经送完了,你也受到了教育,这个错误不会再犯了,那就回去吧!”
在这个场景里,我们还不防脑补上一些细节:孩子一定不会爽利地接下糖果,陶行知先生一定是采用“塞”的方法才让孩子接受了糖果的馈赠。
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几乎可以和倪萍主持的《等着我》、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相提并论,都能把情绪调动到极致,共同上演一场眼泪的盛宴。
可是,去掉“感人”的外衣,这件事情的处理就真的那么经典,真的可以被奉为圭臬吗?
如果这个故事只是想达到单纯诗意的效果,像排练过的公益广告一样传达出一种道德高地散发出来的善意,那我认为没有问题。但如果一定要把它定位到一个可以复刻的、真实的案例的位置上,我认为很多地方都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