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封秋昌
最近许多作家的创作谈都说到了生活之于创作的源泉作用,这是“共识”,但笔者又感到,有些作家似乎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认为作为中国作家,应该植根本土,讲好中国故事,但又认识到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路子来讲“中国故事”,行不通;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方法,缺乏“现代性”,说白了就是有点陈旧和过时,甚至担心会导致文学的“非文学化”。
可以说,有些作家的创作谈强调的仍是“自我表现”,即“我写的是我自己”,作家所描述的生活都是其所“认识”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我表现”。让生活服从作家的主观认识,还是作家要服从生活现实呢?按照现实主义的创作法则,作家和生活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各为一方的平等“对话”关系。
那么,现实主义是否“陈旧”和“过时”了呢?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中外文学的发展史,就会得出如下结论:现实主义历久弥新,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其一,现实主义源远流长,纵贯古今。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出现在1826年的法国文坛,1829年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但其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比如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再现说”就是现实主义最早的蓝本。在欧洲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现实主义到了19世纪中期发展到最自觉最成熟的阶段,出现了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到了20世纪,虽然现实主义失去了主流地位,先后被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所取代,但它依然存在。马尔克斯等南美作家的作品被冠以“魔幻现实主义”,并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流派,但马尔克斯明确表示,自己的作品属于现实主义,而非魔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流派众多,但与现实主义相比,许多都是速生速灭。在中国,从《诗经》开始到《红楼梦》到鲁迅再到“红色经典”,现实主义传统一脉相承。其他的创作方法,虽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存在条件,但只适合于某种特定的历史时段,而现实主义适合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和国家。
其二,现实主义文学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现实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强调主观意识要符合客观实际。强调看问题要抓住主流和本质,发现事物隐秘的内在联系而不被纷乱如麻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和欺骗,从而达到本质的真实而不是现象的真实,是整体的真实而不是局部的真实。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是“典型化”,恩格斯在致哈克纳斯的信中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文学正是通过典型化的途径,把握到了社会现实的整体性真实,将现象与本质、特殊性与普遍性、偶然性与必然性有机地统一在典型人物身上。文艺作品只有塑造出这样的典型人物,才能既反映生活,又说明生活。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客观现实并非只有一种本质,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本质,而多事物的多本质又有其“共同性”,即“多”中有“一”,所以本质是“一”与“多”的辩证统一;由于同一种本质可以在千万种现象中体现出来,所以典型人物又是多种多样的,并非一个时代只有一种典型。因此,现实主义不会导致概念化、单一化和简单化。
再看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导致了不可知论和历史虚无主义,认为世界是虚无、荒谬、非理性、碎片化的,所以要解构,从而在行文中“前后互否”,主张彻底反传统,醉心于描述在技术理性的压抑下人的异化、痛苦、无望、无助、恐惧、渺小等,而后现代主义比现代主义更加片面化和极端化。试想,如果用这样的创作理念来反映当下中国人民的抗疫现实,会是怎样的“真实”呢?与现实主义相比,究竟哪一种创作方法更适于反映当下的抗疫现实呢?
其三,现实主义的生命力,还在于它具有的动态性和开放性特征。现实主义的要义是关注现实,这个现实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变化中的现实。现实主义作家在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中,谛听着时代前进的脚步声,揭示新矛盾、新问题,塑造带着泥土气息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常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现实主义的动态性,决定了它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包容的而不是排他的。因为,现实主义文学所描写的新现实新生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就需要借鉴,需要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所以,马尔克斯承不承认其作品属于魔幻现实主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魔幻”成为了他现实主义的特点。由此看来,现实主义作家完全可以借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手法来丰富自己。
文变染乎世情。只要“现实”存在,现实主义文学就会存在。但是,我们应该懂得,世界万物是多样化的存在,文学亦然。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各种创作方法和流派,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多元并存,相互借鉴,才能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封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