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大家!
许久没有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精神心理相关知识了。接下来半年里,陆续给大家推出精神科珍藏系列。特殊说明:文章由《王祖承精神世界》公众号首发,公众号运营者陈医生,也是我的师弟已授权在本号继续以原创形式刊发(如平台有疑问,请与本人及上述公众号负责人联系)。目的为让更多人了解精神医学,了解精神世界!
希有助!
“绝不能武大郎开店”的启示——感悟杨德森教授的育才理念。——陈一鸣
杨德森先生
杨德森教授(1929~2017)是我国现代精神医学第二代(指1949年以后)开拓者的领军人,他刻苦钻研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为提高发展我国精神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培养年轻精神医学精英方面被国内外同道赞颂敬佩,影响极其深远。
我第一次见到杨德森教授是在1980年夏天,那时我正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进修学习,老师们对我们这些因“革命”而长期荒废学业来自基层的精神科中年医师都非常热情认真,除一般病房带教外还鼓励我们随时可去四楼会议室旁听各种学术活动。
记得那是一次全国医学院校精神医学教学研讨会。会议第二天上午我搬了方凳靠墙坐在会议室门角边,会议室有100多平米,当中有长桌,来自全国各医学院校的代表50多人散坐在四周…。讨论主要涉及精神医学的课时安排,教材、教学纲要、讲课技巧、考试等内容繁杂。上午十时,会议已近尾声时,“我来讲几句”突然听到靠窗穿浅灰衬衫中年男老师的声音,主持人请大家安静,并说“请湖南医大杨德森教授发言”。是杨德森!我早就读过他不少文章,尤其他1976年发表的“不能把精神疾病视为思想毛病”,等文章是我国精神医学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的冲锋号。他主编的《国外医学(精神分册)》、四院合编《精神病学》开启了精神医学发展新局面,1979年他参加中国精神病学家首次访美的破冰之行具有划时代意义。这就是我们一直敬仰的杨德森老师,我终于有机会近距离看到他了。他的发言带有浓重的湖南口音,语句简练内容清晰:“大家都对大学生精神医学教学进行了深入讨论发言,我就不多重复了,我想讲一讲怎么加强我们自己的教学力量,也就是怎么选择和培养我们年轻教师的问题,这是一个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大问题”。接着他简要回顾了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在文革中受到严重摧残破坏的现实,以及近年来充实工农兵学员、导致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影响整个精神卫生事业的紧迫性,继而提出了筛选、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计划和设想。最后他语重心长的说:“我们要培养年轻教师,要真心实意让他们发挥特长、提高专业水平,甚至超过我们,绝不能武大郎开店,高我者不用”。
旁听会后,我们进修医师在宿舍内议论杨德森讲话回味无穷。由于大家对现实生活中提拔选才“任人唯亲”现象颇有微词,因此对“绝不能武大郎开店”的观点印象特别深刻。大家都对杨德森教授高瞻远瞩、伯乐识马的育才理念十分敬佩,并对他的事业更为关注。
湘雅二院
杨德森教授是全国同道学习的榜样和崇拜的偶像。
他出生在湖南湘阴一个农民家庭,排行第十。一岁半时父亲因病去世,由母亲舅舅哥嫂带大,由于战乱贫困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他“不怕挫折、豪爽耿直、聪明好学、奋发向上”的坚定信念和处事哲学。
1948年秋以高考湘雅医学院第二名成绩录取(七年制),并以优异成绩于1954年毕业,主动选择别人不愿从事的精神医学专业,分配到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专门收治朝鲜战争志愿军精神病伤病员500张床位的河南省第三康复医院(位于新乡市,即现河南省精神病院)。杨德森是分到该院第一位大学毕业生,他克服困难、勤奋工作,与同志们一起在短时间内使医院得到很大发展,那时他已熟练掌握英、俄二国外语,专业上不断成熟,除在本院领导临床诊治业务学习外,还常被邀请到市内综合医院会诊、讲学,在当地影响很大。1956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连升三级工资,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以高分被湘雅医学院录取为副博士研究生,师从黄友岐教授专攻神经精神病学,成绩突出。但此时全国陷入阶级斗争频繁的怪圈,大跃进、三面红旗、反右斗争、四清运动相继展开,杨德森忠诚老实向党交心,不幸中箭落马成为运动批斗的对象,先后下放到衡阳医学院、湖南省精神病院工作多年。文革初回到湘雅医学院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利用精神病人之口攻击党和*”、被打成“兰杨反革命”而开除党籍惨遭批斗摧残。由于杨德森教授对党的坚定信念组织同事的支持加上相濡以沫老爱人凌奇荷教授的关心鼓励,他始终坚持真理埋头工作。粉碎四人帮后,杨德森教授承担了湖南医大精神医学教研室及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所长。1983年—1990年连续二届受聘担任湖南医科大学副校长的重任。为了学校、更为了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他勤奋努力,把文革动乱耽误的十年抢回来,为进一步筹建完善精神医学系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他主动出击,抓紧开展国际精神医学交流,开展科研协作使研究成果进入国际水平。1992年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4年起任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行为医学杂志》等十余种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名誉主编、顾问等职,曾任多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精神卫生专家顾问,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IV)国际咨询专家,编写与主编《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与案例》、《基础精神医学》、《行为医学》、《现代精神医学》、《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中国人心理解读》、《道教处世养生方法》、《中国道家认知治疗》等专业著作400余万字,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1992年获国家特殊专家津贴、2006年获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奖,多次获卫生部、湖南省科技二等奖,成为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泰斗和领军人物。
杨先生
杨德森教授为发展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和培养年轻医学精英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国内外同道高度评价。
沈渔邨教授称他“不辞辛苦地传播与推广精神病学学科的最新成果,非常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他所在湖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培养研究生的数量达到全国之冠,不愧是我国培养精神科博士硕士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