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浒传》写尽了元末明初,一众绿林好汉与朝廷斗智斗勇的故事。家国仇怨,兄弟恩义,现实的无奈都在小说写照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而这其中,也少不了世俗的纠纷,和观者的质疑。
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就是读者们最想讨论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谁对谁错?
小说中的“武大郎”,身不满五尺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就有写到:“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笔墨之间,皆可见得,说武大郎是现代版的“矮穷矬”也不为过。
这一回中武松对武大郎说:“假如你每日卖10扇蒸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5扇蒸出去卖。”就知道,武大郎还是个卖烧饼的,这也为后来人说“此处有假”而埋下了引子。
紧接着,第二十五回《水浒传》就讲到:“那妇人揭起席子,将那药抖在盏子里;把那药贴安了,将白汤冲在盏内;把头上银牌儿只一搅,调得匀了,左手扶起武大,右手把药便灌。”故事到这里,就很明白了。武大郎还被自己的媳妇儿毒死了!命运如此多舛,让人看了不禁嘘嘘。
“武大郎与潘金莲”所谓真相,从何而来《水浒传》成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武大郎”形象也被世人知晓的更多,这时候就有人出来说话了,大多出处都是源于下面这段话。
据《清河县志》的记载:“武大郎原名武植,幼时唤作大郎,少时聪慧,家贫,中年中进士,做了山东阳谷县的知县,相貌不俗,身材高大,为官清廉,为民除恶,乡民送万民伞。武、潘共育四子,后世子孙徙至武家那村,半数姓武”。
1992年冬,武家那村武氏族人挖掘了武大郎古墓。为缅怀先祖,武氏族人又对武大郎墓修葺一新,在1996年,筹资重新修建,于墓前修建碑楼,并撰写碑文。
再就是2009年,报道说曾有施耐庵的后人专程跑到清河县武大郞祠堂,代表先人向武氏后人进行道歉,并写下道歉诗,裱糊在武植祠墙上。
《水浒传》究竟有没有“污名化”武大郎,世人众说纷观点一:真实的武大郎,是身高八尺“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
明代初期,确实有武大郎、潘金莲以及西门庆这三人。但历史上真实的这三人,和我们所熟悉的《水浒传》中的三人,却是不同的。据《清河县志》记载,说武植是明朝永乐年间的进士,后任山东阳谷县令。武大郎还是个身材高大的帅哥,其妻潘氏则是大家闺秀。
观点二:黄堂造谣,“三寸丁、谷树皮”卖炊饼的武大郎,都是施耐庵道听途说的。
武大郎有一好友黄公子,早年间还未任山东阳谷县令时,曾帮助过自己。后来有一日,黄公子遇到点问题想让武大郎帮助,未果,便心神恨意,四处抹黑武大郎及其妻子。因为黄堂的报复:武植、潘金莲就这样被黑了。
观点三:历史上的“武值”和小说中的武大郎,并不是同一人。
据《浙江通志》记载,武松他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闲汉,并无哥哥。而小说中的“武大”则有可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也有可能是民间故事衍生而来的街坊路人而改编的形象。
再就是从时间线上来看,历史上的武植,在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任阳谷县县令。期间黄堂求助武大郎未果,而大散谣言。那么,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病死的施耐庵,难道是穿越到未来去听到了“谣言”,再穿越回来写进《水浒传》?显而易见,并不符合年代发展的时间轨迹。
用一段待求证的历史去反驳另外一段历史,显然说服力就没有那么强了。对于以上三种观点,以及通篇所讲到的武大郎的“真假”故事,您有什么不一样的解读,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