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西"字除了这个意思,还代表着中国历代,所交往的西方诸国范围的不断扩大延伸和缩小的变化历程。在十五世纪以前,中国与西方文化交往的指称对象,也是有变化的。比如,在12世纪以前,中西交往,指的是中国与西亚、中亚、南亚的交往,并没有现在"西"所指的西欧诸国。到了13,14世纪,中西文化交往,因为成吉思汗子孙们所建立的蒙古帝国,直接打通了欧亚大陆。所谓"西"指的就是中国和欧洲、俄罗斯的交往了。在十五世纪前,中国的科技文化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中原王朝与外交往,多是自信的态度。
而15世纪,到19世纪,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中国的中西文化交往的范围,已经基本确定为,现在普遍认同的中国和欧洲各国的文化交往范围。同时,与15世纪前的中西交往不同,此时的中西交往中,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科技文化已经落后于西方诸国,所以,中西交往中,多带着不自信的态度。
民国时期的社会原因所以,理清楚中西交往时中国的态度变化,就能更好的了解所谓的"学贯中西",究竟是什么意思。清末时期也属于民国,但是,西方列强与中国的交往是带着强迫性的。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后,中国割地赔款,甚至在自己的国土内都存在各国的租界。
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至此以后,在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建造房屋,还划定租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俄国签订了《天津条约》,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这次战争后,光是领土,中国被沙俄割去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还不算其他国家掳去的财富,以及中国丧失的主权,连园中之园圆明园,都被一把火烧了。而这丧权辱国的一桩桩,一件件,都加深了当时的中国人,在面对西方时的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