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全名: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国籍:法国,代表作品:《昆虫记》。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和科普作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法布尔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称赞法布尔为“昆虫世界的荷马”。在法布尔的笔下,松树金龟子是暑天暮色中的点缀,是镶在夏至天幕上的漂亮首饰;萤火虫是从明亮的圆月上游离出来的光点;步甲是打仗这一职业不利于发展技巧和才能……它除了*戮外,没有其他特长;犀粪蜣是忘我劳动……坚持在地下劳作,为了家庭的未来而鞠躬尽瘁。
喜爱昆虫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圣雷恩村。
小法布尔的童年是在离村子不远的祖父母家度过的,那里别说图书,就连识字画片也没有。他和小伙伴们只能打土仗,捉“俘虏”,做占山为王的游戏。他们几乎成了一群一身泥土的“野”孩子。但小小的法布尔有一点与其他孩子不同,他对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特别好奇。不论是水里的游鱼、天上的飞鸟、花丛中的蝴蝶……他都爱。
他总喜欢给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鱼儿睡不睡觉?鸟儿长不长牙齿?蝴蝶为什么这样漂亮……这些问题,大人们也常常回答不出来。没有办法,他只有自己寻找答案。
一个深秋的夜晚,睡在祖母身边的法布尔,突然听见房屋背后荒草滩里响起一阵“唧-唧-唧”的虫鸣声,声音清脆好听。是蟋蟀?比蟋蟀的声音小多了;是山雀?山雀不会连续叫个不停,更何况在漆黑的夜晚呢……
“奶奶,奶奶,这是什么在叫呀?”法布尔问。祖母开始打瞌睡了,迷迷糊糊地答道:“睡吧,也许……是狼。”法布尔不愿推醒奶奶,又挡不住虫鸣的诱惑,他悄悄地穿上鞋,开了门,摸黑到草丛中去,想看个究竟。到最后,野草划破了他的手,也没有把那只小虫找出来。
昆虫教师
法布尔的少年时期是在贫困和艰难中度过的。因家境不好,他十四岁就外出工作,在铁路上做过苦工,做过市集上卖柠檬的小贩,经常露天过夜。不过,虽身处困境,法布尔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从未中断过自学。终于,在十九岁时,他考进了亚威农师范学校,并获得了奖学金。
毕业后,法布尔在卡本特拉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所教授的课程就是自然科学史。他一面工作,一面自学,先后拿到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学士学位。他先后在科西嘉、亚威农等地的中学里任职。当了中学教师后,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更为浓厚,他经常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观察和研究昆虫。
1849年,法布尔被任命为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师。岛上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燃起了他研究生物学的热情。
成功背后
1857年,法布尔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宗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这期间,法布尔还将精力投入到对天然染色剂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并因此获得了三项专利。
后来,法布尔应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的邀请,负责一个成人夜校的教学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课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不久,他辞去了工作,携全家在奥朗日定居下来,并一住就是十余年。在这十余年里,法布尔头顶烈日,冒着寒风,起早贪黑,放大镜和笔记本不离手,观察、研究了数以千计的昆虫,终于完成了生物学巨著《昆虫记》的第一卷。
长眠荒石园
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这是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
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巨著《昆虫记》的后九卷。如今,这座故居已经成为博物馆,静静地坐落在有着浓郁普罗旺斯风情的植物园中。
1915年,将一生奉献给昆虫研究的法布尔逝世了,享年九十二岁。他在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然而,他仅有的几张照片,以及他所留下的朴实优美的文字,仍能让读者们瞥见这位学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