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再拖动记录数(依赖于总行数)进入横轴,客户每消费一次,就会产生一行订单数据,因此这个数据胶囊的含义为客户消费的次数。
拖动刚才计算好的客单价计算指标进入纵轴:
增加两个辅助线:a:平均金额=消费平均金额,b:消费次数=消费平均次数:
调整颜色为蓝色,最后我们得到的散点图如下:
根据波士顿分析,我们就把频次和力度两个属性不同的用户分析出来了,如:
消费次数超过平均值,每次消费力度也超过平均水平是明星客户,需要重点关注和最高的礼遇;
消费次数超过平均值,但每次消费力度未达到平均水平为现金牛客户,消费频次比较频繁,能带来较为稳定的现金流,这类客户是企业利润基石;
消费未达到平均值,但每次消费力度超过平均水平是问题客户,有希望转化为明星客户,但是存在潜在问题,消费频次不高,需要重点跟进和长期跟踪;
消费未达到平均值,消费力度也未达到平均水平属于瘦狗客户,不需要投入重点维系;
数据分析进阶在刚刚介绍的波士顿矩阵图的基础上,FineBI工具还可以根据其他维度对客户进行多维分析:
比如消费力度和消费周期,用来找到最近消费的客户,以及最近不常来的客户,配合时间、树过滤、滑块过滤等不同的组件,分析明星客户是否在流失,现金牛客户是否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