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痛批弟子规,易中天批判三字经弟子规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20 16:56:04

一是《三字经》总共有1145字,篇幅很长,现代小朋友的学习任务本身就很繁重,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死记硬背下这一千多字,显然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习任务,弄不好会让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我觉得,把《三字经》当成现在孩子们的课外读物,效果或许更好一些,谁喜欢谁可以多读、多背。

二是《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稍显复杂,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即使强迫孩子们把它全部背诵下来,孩子们不理解书中的内容,这样的学习实际上用处并不大。

据说,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把《三字经》分成各种科目,按年级循序渐进地给孩子们教授。

易中天痛批弟子规,易中天批判三字经弟子规(5)

其二,《弟子规》里的局限很多,有断章取义的部分,存在“坏”与“恶”,让家长们难以放下心。

《弟子规》成书于康熙年间,当时朝廷出于政治需要,对一些儒家精华故意进行了阉割和篡改,这样得来的书,多多少少会禁锢儿童的思维。

《弟子规》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向少儿灌输了“愚忠愚孝”的思想,容易让孩子自小缺乏主见和思想,比如,以下几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对父母的话要言听计从,并立即付诸行动,面对父母的教训,要虚心接受和顺从,不能顶嘴。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说,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除。

易中天痛批弟子规,易中天批判三字经弟子规(6)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亲的话有时也可能是错的,如果按照错误的指示是做事,岂不是荒谬。

对孩子们来说,“好奇心”是促进学习的原动力,但《弟子规》里却说“邪僻事,绝勿问”。意思是说,孩子们对那些奇怪、不合常理的事情,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分明是扼*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的做法。

《弟子规》里“好”的部分,教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不要偷东西”、“便后要洗手”,等等,这样的教育,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可以完成,何必再花时间和精力在先生那里学这些。

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掌中宝”,几乎每个家长把全部的希望押在了孩子身上,想方设法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成长。

易中天痛批弟子规,易中天批判三字经弟子规(7)

但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傀儡,若用《弟子规》里的“坏”与“恶”来教育孩子,无疑等于把孩子培养成了没有思想和主见的玩偶。

易中天把《弟子规》说成是“毒药”,应该指的是书中存在的那些会禁锢儿童思维的“坏”与“恶”,如果他的本意是这个,我觉得他说得不算过分。

相对来说,《三字经》是一本中规中矩的好书,《弟子规》好坏参半,里边既有营养也有“毒药”。当代家长没有必要把这两本书当作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把它们当成普通的课外读物就可以了。

易中天说《三字经》和《弟子规》是“毒药”,显然只说对了一半,有些以偏概全的意味。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