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题,都是壹得老师亲自甄选。
细读原文铺垫根基: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宋)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C.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D.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谏议:谏议大夫,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谏诤;谏诤论议的文字。此处指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
B.君实:司马光的字;古人写信自称己名或自称为“某”等表示谦虚,称对方的名、字、号或君、足下、阁下等以示尊敬。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盘庚:商朝中期的一个君主;商朝原来建都在奄(今山东曲阜),盘庚即位后,决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文简洁,结构严谨。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行文简洁,结构严谨。
B.论证方法多样。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直接反驳,有举出根据进行反驳,有举出历史事实进行反驳,有形象比喻进行反驳,使整个反驳明确而有力,言简而意赅。
C.气势磅礴,寓刚于柔。立足于理,擅于排比,势如破竹,无可阻挡;不过傲岸之气虽愤然涌出,但语气又相当委婉,柔中有刚。
D.笔力精锐,文字简洁。这篇短信用笔精简,但简而有力,语气委婉而严正,既不伤害私人的友谊,也不向反对的意见妥协。
4.翻译下面句子。
(1)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5.在辩驳之前,作者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个什么原则?接着文章逐条驳斥了司马光的哪些谬论?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与司马光政见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而“_______”则表达了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敬慕之情。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从兴利除弊的角度,阐述了新法的目的。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道,盘庚迁都之时,虽然“______”,且“______”,但他并不因为有人抱怨、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6)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借助典故说明自己坚持变法、义无反顾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
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故:原因,缘故
B.以致天下怨谤也
谤:诽谤,指责
C.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顾虑,考虑
D.度义而后动
度:计划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终必不蒙见察;或见恕也
B.廊腰缦回;缦立远视
C.族秦者秦也;谁得而族灭也
D.举先王之政;函谷举
9.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
A.王安石以此信回答司马光,是观点鲜明、维护新法的驳论文。
B.本文因为是书信体的驳论文,词语委婉,免得开篇就火药味十足,使对方不能往下看,从而不能宣传自己的主张。
C.王安石从明“名实”入手,是因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司马光也不例外。因此从名实人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文章在结尾既承认自己知罪,又说对对方观点不敢领教,实际上是用委婉的语言道出坚定的信念。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游处:交游相处
B.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看待
C.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强:加强
D.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膏泽:施加恩泽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B.驴不胜怒,蹄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1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得复见将军于此
D.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参考答案:
1.A
2.B
3.B
4.(1)对于书信往来不应该鲁莽,所以详细地说说原因,希望君实您能原谅我。
(2)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
5.名实问题。逐条驳斥了司马光认为新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谬论。
6.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辟邪说 难壬人 不为拒谏 胥怨者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7.D.句意: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度”,考虑。
8.C
A.见:表被动/用在动词前,表示施动者对自己怎么样,翻译成“我”。B.缦:萦绕/久,长时间(站立)。C.族:名词作动词,灭族/名词作动词,灭族。D.举:施行/攻占,这里指被攻占。
9.B,“词语委婉,免得开篇就火药味十足,使对方不能往下看,从而不能宣传自己的主张”分析错误。本文是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开篇即摆明了自己与司马光所持的政治主张不同,一一批驳了政敌的指控,可以说是针锋相对,旗帜鲜明,毫不妥协。
10.C.“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的意思是即使我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其中“强”,译为“勉强”。
11.D
A项,事:名词作动词,做;B项,蹄:名词作动词,踢;C项,水:名词作动词,游水,游泳;D项,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12.D
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译为: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此句为介宾结构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人主”是宾语,“于”是介词;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译为: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于”是介词,“朝廷”是宾语。所以此句是介宾后置句;C.“得复见将军于此”译为:能够在这里再见到将军。 它把地点状语放到句末,“于”是介词,“此”是宾语,所以此句是介宾后置句;D.“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译为:所持的政治主张在许多方面不同的缘故啊。是陈述句。
13.A,“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