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壮锦的民间故事值得看吗,一幅壮锦来自哪个民族的故事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21 07:21:00

一幅壮锦的民间故事值得看吗,一幅壮锦来自哪个民族的故事(1)

《一幅壮锦》(原名《一幅僮锦》)是195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映的一部动画片,并在1960年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一幅壮锦》讲述的是壮族母亲和三个儿子住在山间,一家人靠织锦和砍柴为生。母亲花费三年织好的一幅长锦被风吹走,三个儿子在寻锦的路上,经历的各种传奇故事。

其动画故事改编自萧甘牛于1955年发表在《民间艺术》杂志上的民间故事《一副壮锦》。故事的原型是在壮族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流传在各个民族之间的民族传说,例如瑶族牛生日的传说,维吾尔族的阿凡提,壮族的刘三姐。旨在发扬人心中的光明,教人向善。

《一幅壮锦》也是基于这种精神而被创作出来。动画片上映的时间正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动画产业最为精彩的十年中。动画的工艺上当然无法跟今天,用电脑制作的动画成品媲美。但是,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动画背景的勾勒,不仅符合少数民族的特色,在人物形象的展现上,不千篇一律,各有各的特征展现。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动画产业的先驱者们的匠心精神。

一幅壮锦的民间故事值得看吗,一幅壮锦来自哪个民族的故事(2)

一 坚持不懈地民间收录,数十位动画人的协成合作

此部动画的编剧,也是故事的创作者萧甘牛,一直坚持不懈地到苗岭壮乡搜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素材,1955年发表的《刘三姐》第一篇民间文学史料,是后来壮戏、电影、歌剧《刘三姐》的改编基础。1956年开始,萧甘牛携带妻儿全家到有壮、苗、瑶、侗、汉等民族杂居的大苗山,跟农民一起生活,搜集整理民间故事。一生搜集整理壮、苗、瑶、侗、黎、高山等民族民间故事19部,整理民歌1部。

那些因为地域受限不能被世人所知的少数民族传说,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数十年坚持不懈地创作者,收集整理,才得以被世人铭记。这些故事对世人的影响,远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远。萧甘牛发表的瑶族故事《灯花》流传至日本,使北岛岁技母子三人在绝望中获得了生活的勇气,他创作的《一幅壮锦》也被收录在当时的语文课本中,是为数不多,字数超过千字的小学课文之一。

同样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二战的受害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各种产业技术相对都要落后。但是,物质的匮乏却激发了人们极大的创造力。动画产业前有万氏兄弟的奠基,后有东北电影厂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发展,没有电脑时代的动画人,倚靠自己的一双手,创造了动画产业最为光辉的十年。

动画制作的工序,十几道之多,编剧、造型、人物设计、背景设计、原动画、描纸、上色、校队、摄影、作曲、音乐、效果、录音、洗印等,最后才能在院线上映。这其中,文学剧本延展出的一个个分镜头,全部都有图画表现,一个镜头由若干个小镜头组成,这就需要许多连环画式的镜头图片。人物每个动作和情绪的改变紧贴剧情的发展。

比如《一幅壮锦》中,耗费了三年精力织好的锦被风刮走后,眼睛由黑到白的变化,锦失而复得之后,眼球无光的灰白再到有神的黑色,过渡地非常自然。山上那只老虎由石头变为真的,颜色之间的转换,也恰当地在烘托老虎气势上的威猛。还有大哥二哥从找锦到被老虎吓退、再到沿街乞讨、回到寨子,两个人脸上的神色,肤色上的变化,每一个细节上,都紧贴着剧情发展。不仅如此,动画片中的人物的衣着打扮,场景和建筑,也都贴合了壮族人民生活的习惯。

为求真实,为求让剧情更加紧凑和合理,那些倚靠自己的一双手去创造的动画大师们,彼此互相协作,专心钻研,只为动画片展现的更具有特色。

此部动画片在人物设计和背景设计上大多采用写实手法。白描式的故事情节设计,也是为了让观众者更加了解壮族的风俗文化与生活习惯。

二 民族文化的传承

壮族的文化元素在《一幅壮锦》中,运用的非常多。衣着上,建筑上,舞蹈上都有表现。

1)黑衣壮族

剧中的母亲妲布全身着黑衣,头上戴一个简易的银质头箍。这是典型的“黑衣壮族”服饰打扮。黑色作为壮族特有的民族标记,与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古时候,布嗷、布敏居住的地区,某一年,忽然遭到外来人的入侵。布败、布敏的首领侬老发带兵抵抗,在战争中不幸受伤。在退入密林中隐蔽时,侬老发忽然发现,一片青绿的野生蓝靛,他随手摘来一把野生蓝靛叶,捣烂敷在伤口上,果然消肿止痛,伤口很快愈合了。侬老发带兵重上战场,击退了入侵之故,保卫了自己的家园,于是,侬老发便下令族人移植野蓝靛,扩大种植面积,用蓝靛染衣,本族人一律穿上蓝靛染制的黑色服装。从那时起,布嗷、布敏便开始种蓝靛,穿蓝航染制的黑色衣服,"黑衣壮"也因此而得名。

在此部动画片中,为了显示妲布家庭的贫寒,衣服上的装饰都被省去。这一点上颇有点儿可惜,黑衣壮族有鱼图腾崇拜的信仰,所以,妇女们的衣角或者银质装饰项圈上,都会有象征鱼的图腾纹路。

2)建筑

此部动画片中,关于壮族的建筑有两处。一处是妲布的房子,是一座两层的木楼,壮族称为干栏。这是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居民房屋特点,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者草房。

在妲布将织好的锦布拿到集市上卖的时候,周围的背景建筑,大多是石块砖瓦结构。这也是壮族居民环境的又一特点,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

3)壮族舞蹈的特色

壮族的舞蹈及乐器也有其特有的特色。《一幅壮锦》最后,大结局的时候,出现的歌舞以及乐器,也都带着壮族本民族的特点。此片中出现了铜鼓、蜂鼓、等这些本土的乐器,配以壮族人民舒缓悠扬的山歌,无拘无束的舞蹈,突出了壮族人民的欢乐和安详。

《一幅壮锦》中的舞蹈形式,也极具代表性,男子围着铜鼓,跳着蛙拐舞;一男子扮裴翠鸟,另一人扮老者,二人合跳的翡翠鸟舞;女子舞出采茶舞,盛大喜庆的节日,壮族儿女载歌载舞,庆祝生活的平安喜乐。

不仅如此,妲布归家时唱着山歌,少数民族的山歌文化也融入到了剧情中。

不得不说,《一幅壮锦》鲜活而准确地将民族文化中的诸多特色融入到剧情中去。以动画的形式,不仅寓教于乐,更是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展现给了世人,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

一幅壮锦的民间故事值得看吗,一幅壮锦来自哪个民族的故事(3)

三 民间传说的内核是劝人向善

民间创造的传说,大都给予了广大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人有旦夕祸福,事有阴晴圆缺,困境咬牙坚持,顺境不得意忘形。将这些正能量的内核放在故事里,这其实也凝聚了广大人民的智慧。

就像《一幅壮锦》这个故事中,母亲妲布,为了一幅长锦,耗费了三年的时间。一家四口,本就靠着织锦和砍柴过活,母亲织锦的收入因为长锦,不得不中断,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难免抱怨,老三最为孝顺,一直鼎力支持母亲的愿望。

这些人物性格的设计,都很符合逻辑。老大憨厚愚笨,老二偷奸耍滑,老三孝顺勇敢。虽然老大老二都有缺点,但是,老大砍柴并不偷懒,老二还是遵从长父为兄。动画片的结尾也做了修改,老大老二因为胆怯,没有替母亲将壮锦找回来,沿街乞讨,最后还是选择归家,一家人得以团圆。

《一幅壮锦》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讲,都是一篇少有的民间优秀之作,可以说它凝聚了匠人的心血,既是壮族民间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的瑰宝。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